![]() ![]() 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合明山这一带是南海后梢,什么山都没有,只是一片荒滩。荒滩上住着一对夫妻。丈夫下海捕鱼,妻子纺纱织布,家里住的是茅草房子,夫妻俩勤劳节俭,恩恩爱爱,小日子也过得光亮光亮的。只是妻子有一块心病,结婚三年了,自己还没有身孕,尽管丈夫不说,但她心里总觉得自己有点欠丈夫的。一天,丈夫打鱼时,在荒滩上捡到两个小蛇蛋,他不知道是蛇蛋,以为是鳖蛋,就带回家煮熟给妻子吃,说是能给妻子补补身子骨。妻子吃了蛇蛋,没过几天,居然怀孕了。丈夫好不高兴,日夜小心伺候,生怕有半点闪失。说来也怪,别人妻子怀胎十月就分娩了,自己妻子怀孕后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一晃快有36个月了。妻子整天也是坐不安,睡不实,走路都十分困难,日夜难熬。 一天晚上,妻子突然肚子一阵一阵地痛,感觉自己可能要生了。丈夫急急忙忙请来了接生婆,接生婆进门一看,见产妇肚子特奇的大,说是这种情况自己从来没有遇见过,不敢贸然动手,想要走人。丈夫磕头哀求,接生婆见产妇血流一地,痛苦呻吟,不好再走,只得硬着头皮接生。 经过两个时辰的折腾,“孩子”终于生下了。接生婆一见,吓得大声呼救:“快来人啊!不好了,不好了 ,你家媳妇生下来的不是人,是蛇!”丈夫一听是蛇,急忙从大门后拿来一把铧锹,将落在地上的小蛇一铲两铲就铲死了。 丈夫还没有回过神来,妻子的腰昂里又冒出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一出来就开口说话:“还我哥哥!还我哥哥!”丈夫上前一步,一把抓住小蛇,生拖死拽,想要勒死小蛇,也不知是急,还是怕,他只是拽断了小蛇的尾巴。小蛇挣脱后青云直上,飞向了南海。 原来小蛇见哥哥被铲死,他为了逃生,就在母亲的腰间咬了一口,偷偷地爬了出来。母亲被小蛇咬后,昏死在地,丈夫急忙将妻子搂在怀里,大声呼喊。由于失血过多,妻子还是离开了人间。 这条小蛇飞入南海后,被龙王救起,来到龙宫疗伤修练。由于尾巴被拽断了,就成了 “拽尾龙”。当它得知母亲被自己咬伤后不幸离世,并且还草草地葬在荒滩时,十分悲痛,无比怀念。 第二年清明时节,狂风骤起,尘土飞扬,乌云密布,惊电劈雷,大地一片黑暗。不一会儿功夫,安葬母亲的荒滩,就隆起了一座小山丘,这座山丘人们就把它叫做“龙山”,山丘的北面隆起了合明山,山丘的南面隆起了石马山。龙山的叽头叫龙头,龙山的泉水叫龙泉。从此以后,拽尾龙每年都要带上红鲤鱼和金杯银筷来给母亲做清明,年年如此,从未间断。后来,有一位老人,在一个早晨来到山涧边捡猪粪时,还真的捡到了红鲤鱼和金杯银筷。 不过,拽尾龙每年来做清明时,民间倍受其患。狂风不是把民房刮倒,就是把村民家的草屋顶掀翻,有时还伤人性命。灶王菩萨来到玉皇大帝面前奏了一本。玉皇大帝也觉得拽尾龙做清明,孝母亲,这没有错,但不能给民间带来疾苦,就将此事转告了龙王。龙王就下凡来到人间,一了解情况,确有其事。于是,他装扮成一个白胡须的老人,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打招呼:“你们家家户户都预备一把秤,以后拽尾龙来给母亲做清明时,你们就把秤杆子和秤砣连在一起,挂在家里的门头上,保你们家人和房子都平安无事。” 来年拽尾龙来给母亲做清明时,大家都把秤杆子和秤砣连在一起,挂在家里的门头上,果然一点事都没有。就这样,刮风挂秤(“秤”即“撑”的谐音,撑住房屋。有镇宅、辟邪的作用)保平安的习俗,在民间就流传开了。这一带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小时候,只要刮大风,老人们就把秤杆子和秤砣连在一起,挂在家里的门头上。后来,家家户户都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的楼房,这种习俗才逐渐消失。 “你就是一条龙,还是娘肚子里过的!”即便到了现在,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告诫子女,你就是本事再大,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来源:文乡枞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