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100位MBA毕业生的春天访谈【1】

 崔瑞逻辑 2025-04-04 发布于湖北
栏目简介:

“崔瑞逻辑”公众号的流量一直持续下滑,慢慢自己懈怠写来了,觉得提供一些信息、咨询,似乎同学们都不太感冒了。如果转行做短视频,确实没时间。几个之前的同学给我出主意,让我搞一个MBA毕业后的“访谈”,我也极度认同。让我们一起看看专硕毕业后的生活场景,让后来者据此决定自己的选择。见众生、见天地,也见我心。



接到崔老师的邀约,想让我写一点关于MBA毕业后创业、生活的文章,本来想着和崔老师一起坐坐、聊聊,然后再整理点儿东西,不曾向今年各种业务缠身,两个人一直碰不到一块儿,就自己口述、让身边的助理整理一下、写点儿东西、算是给崔老师“交差”了。

1.

严格意义上讲,我不算是崔老师的学生,年龄上我比崔老师长10岁。2010年,在珞珈山读“总裁班”,这种班甚至也算不上是MBA的学历教育序列。

后来就跟着导师参加几个饭局,然后认识几个要好的MBA同学,

再然后知道她们都是崔老师的学生,再后来就慢慢融到一起了。

时间真快,一晃都十几年了。

2.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郊区生活,70年生人。

爸爸、妈妈就是郊区的农民,他们年轻的时候还要修“张公堤”,

要在汉口北边修筑一道大堤,把汉口和今天东西湖隔开、给城市空间增容。

兄弟姐妹多,7个,我排行老二。

因为是女孩子,家庭氛围一直重男轻女,在家也不招人待见,经常挨打,

爸爸情绪不好、按着就打一顿。

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到汉正街讨生活。

3.

有次吃饭,几个一起创业的朋友、都退休、带孙子了,

我想了想,好像只有我还在坚持。

粗略一算,我在这一行感了36年了。

武汉之前的服装行业,加工都在华安里、在常青花园附近,

小商铺基本都集中在汉正街,也有些不成规模的集中在六渡桥。

后来汉正街整体搬迁到了汉口北,原来的商业生态就不复存在了。

我是带了180块钱,到汉正街创业的,

当时是几家凑了1800块钱,我们家占1股、10%,派我当了“代表”。

在汉正街、租了个铺子,卖“劳保服”“工装服”。

我从打包工开始干起,打包、站堂、会计、采购、销售,2年的时间干了一遍,

直到现在,我还是工装,现在的甲方品质都很好,

都是坚持做了几十年的老关系。

4.

其实我没什么所谓的“管理经验”,也没有管理技巧,

公司现在也不大,一个设计部、一个采购部,一个生产车间,

我带着20几个人一起工作,车间现在也省了,有时候就找带货加工的替我们做了。

身边那么多企业都倒了,我总结了自己还活着的3条理由:

一是,不贪心。能挣多少,都是命中注定的,但凡贪心、都会时空;

二是,认人。人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找对了人、事情才能办成;

三是,挣钱为了生活。挣钱是手段、不是目的,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笨,也很幸运:

笨是因为自己一直只干一行,

幸运是,自己熬成了这个行业的“专家”。

5.

祝福未来,让我能与时代继续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