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诺如、过敏...一波又一波,孩子就像个药罐子,好不容易折腾了一圈感觉没啥症状了,可是个头儿怎么也不长了呢。 千万别觉得孩子生病吃药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一些抗生素之类的,孩子吃了只是症状消失,但是内在的脏腑却因为用药受到不小损伤,身高也跟着受影响。 一、为什么总吃药的孩子肾容易受到损伤 ![]() 1.肾脏受到器质性的损伤 我们可以把孩子的肾脏看做一个小型的净水器,每天要处理全身的污水,也就是代谢掉身体里的废物。 可是相当大一部分的药物,在肾脏代谢的过程中,会在肾脏中蓄积,导致肾组织损伤,就像净水器净化水的时候会留下很多的水垢一样,影响功能。 而且很多药物,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氨基比林、吲哚美辛等等,可以导致肾乳头坏死或者是慢性间质性肾炎,还有酮洛酸、庆大霉素、羟基保泰松、阿司匹林等也能导致肾损伤。 这些损伤属于器质性的损伤,我们知道中医中讲的肾脏和西医的器官是有一定区别的,那这些药物可以影响到肾脏这个器官,但是是怎么影响到中医里讲的这个肾脏系统呢。 2.肾阴肾阳会被药物损耗 我们可以从性质上去理解。 大部分的抗生素类的药物类比中药里的性质,都是很寒凉的,而孩子本身就是脾肾常不足,肾脏就像一个小火炉,长期使用过分寒凉的抗生素,就像给正在燃烧的小火炉泼凉水,很容易浇灭肾阳,孩子容易出现手脚冰凉,夜尿多。 对比起抗生素过分寒凉,激素就恰恰相反,现在有很多医家都认为激素类的药物性质是纯阳的,是非常热的药,大量使用会出现壮火食气的情况。 壮火食气是什么意思呢? 在《素问》中这样说的: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我们给身体补阳气,补的是温和的阳气,是温和的火,而激素就像过分亢盛的火,它会耗散我们身体中的正气,导致气衰,阳盛则阴病,火盛伤阴,长期使用激素还容易导致肾阴虚。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激素类的药是不是不会伤肾阳,只是会耗散肾阴呢。 大错特错。 这个就涉及到激素类药物另一个特点,透支,这个透支透的就是我们肾中的阳气,是我们的肾精。 很多人给孩子用上激素类的药觉得特别的有效,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殊不知这都是提前消耗肾中大量的阳气,动用了我们的先天之本才有这样的效果。 就像刘力红老师在《思考中医》里讲:激素的作用点是在肾里,它主要是将肾所封藏的阳气释放出来,而肾中所封藏的阳气就是精。 肾精作为先天之本,能量是特别大的,但是长期的使用激素药就相当于把肾精提前调用了,虽然缓解了当下问题,却为日后的生活带去长久的影响。 像之前的那场非典,当时很多病人用了大量激素,虽然病情好转,却留下了诸多后遗症,比如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部分地区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非典患者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大概为30%-50%,由此可见激素对肾脏的损伤还是非常的大的。 所以现在孩子有一些哮喘或者是其他的疾病,家长千万别动不动就上激素抗生素,如果孩子先天受损了,后天的生长发育也容易跟不上趟。 3.这类药会造成肾阴额外消耗 如果孩子感冒发热,很多家长就会先给上解热镇痛的药,像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这些都属于解热镇痛类的药,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出的方式来退热。 但是发汗是要适度的,得汗之后就需要及时调整让腠理闭合,防止正气跟随汗液过度的外泄,这些解热镇痛药就像中药里的麻黄,可是没有人退热会只用麻黄一味药,因为它只能打开,不能合上。 它们太粗暴了,缺乏合适的配伍来调节阴阳营卫,也不能精准的把握出汗的程度,及时的让腠理闭合,而汗是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必然会损耗津液,肾藏精,精可化气生血,津液与精血同源。 大量出汗导致津液过度丢失,很多体质不好的孩子反复的发热,长时间使用这样的药物,就会累及肾阴,出现肾阴虚,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之外,就更别提中药西药的药毒性了,毕竟是药三分毒,总是吃药,孩子的肾脏怎么能不受损。 尤其现在春天阳气生发,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期,想让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好好的窜一窜个子,首先就是要避免这种外来的药物性的伤害。 当然过去的损伤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就算现在避免了使用这些药物,孩子也不会马上就长个儿,因为我们之前损耗的肾精肾气,就像在孩子身体里挖了一个大坑,都需要一点一点去给他们填平,这个过程一定要耐心细致。 同时,也要注意在现在以及未来,必须转变自己的调理思路,尽量让孩子少接触这些,多给孩子扶植正气,等给孩子的正气补足了,自然就像健康的小树苗一样蓬勃生长。 二、日常如何帮孩子养护肾精 ![]() 所以调理好孩子肾脏就是补足他的先天之本,让孩子可以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生长发育的需求。 1.工字搓 把手掌搓热,先用手掌沿肺俞一线来回横搓100次;再沿着督脉一线,上下来回搓100次;最后沿肾俞一线来回横搓100次。 工字搓这个方法基本所有孩子都可以用,可以从整体上调节孩子的身体,重点去调节并增强肺气和肾气,补阳扶正,提升免疫力。 操作的时间最好在早晨或上午,阳气处于生发状态,空腹,注意避风、避寒。 2.揉涌泉 ![]()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寓意着肾精肾气像泉涌一样从这个穴位流出。 我们可以在睡前给孩子用温热水泡脚,泡完之后用手掌心搓脚心的涌泉100下。 手心的内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脚心的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两穴相连有利于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可以让孩子身体里的能量循环起来,自发的去滋养肾阴肾阳,滋补先天。 3.搓肾俞 ![]() 肾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肾气输注之处,可以阴阳双补,既能滋补肾阴,又能温补肾阳。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 我们可以把双手搓热,然后用手掌来回的搓两个肾俞穴30次,搓到发热最好。 这样还可以带到中间的命门穴,命门穴是元气的根本,有助于先天之精的补充。 孩子的肾脏就像一棵春天的树苗,我们要懂得多养护,不乱用药,守护好这份生机,就是守护好孩子的生命之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