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属大学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表现活跃,许多优秀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产业化。以下是部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让情况及典型案例: 一、重点省属高校及优势领域 1.河北大学 ·优势学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 ·典型案例: ○新型药物研发: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发的抗肿瘤药物技术,已与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等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 ○环保材料:高分子材料团队研发的污水处理技术转让至河北环保企业,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2.河北工业大学(虽地处天津,但属河北省属) ·优势学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电网 ·典型案例: ○电机节能技术:与长城汽车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技术转让金额超千万元。 ○氢能储存材料:与河钢集团合作推动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产业化。 3.燕山大学 ·优势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 ·典型案例: ○重型装备部件制造技术:与唐山重工集团合作开发高端轧机设备,技术转让合同金额达5000万元。 ○特种机器人:消防巡检机器人技术已转让至河北本土企业,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4.河北科技大学 ·优势学科:环境工程、纺织技术、生物工程 ·典型案例: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河北多家化工企业合作,转让高效催化氧化技术,降低企业治污成本。 ○纺织新材料:抗菌纤维技术转让至石家庄纺织企业,应用于医疗防护用品生产。 5.河北农业大学 ·优势学科:农业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生态修复 ·典型案例: ○作物育种技术:“抗旱小麦新品种”转让至种业公司,推广面积超百万亩。 ○食品深加工:枣制品加工技术助力河北赞皇红枣产业升级,年产值提升30%。 6.河北工程大学 ·优势学科:水利工程与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与智能化、环境科学与新能源、医学工程与生物技术。 ·典型案例: ○节水灌溉与水资源利用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智能控制系统。与河北润农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应用于华北地区农田节水改造项目,降低用水量30%。 ○岩土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技术,与中冶集团、河北建工集团合作,应用于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工期20%,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矿山机械智能化升级 煤矿井下智能采煤装备控制系统,与冀中能源集团合作,提升采煤效率40%,减少安全事故。 ○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与邯郸市环保企业合作,应用于钢铁、化工行业废水处理,年处理成本降低25%。 ○医疗设备研发 便携式远程医疗检测设备,河北谊安医疗设备公司合作,技术转让后实现量产,服务于基层医疗机构。 二、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支持 1.省级政策 ·《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科研团队最高可获70%收益)。 ·设立“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 2.高校举措 ·多数高校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专利评估、企业对接等服务。 ·建立产业研究院(如燕山大学(秦皇岛)智能装备研究院),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技术转让主要途径 1.直接转让:通过专利许可或出售将技术转移至企业。 2.合作开发:校企共建实验室,共享知识产权。 3.作价入股: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企业孵化(如河北大学参股生物医药初创企业)。 4.政府平台对接:通过“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网”、“科冀汇”等平台发布可转让成果。 四、对接方式 ·高校联系:访问各校官网“科学技术处”或“技术转移中心”页面获取成果清单。 ·政府平台: 河北省科技成果转让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