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典忘祖

 谷山居士 2025-04-05

01

成语解释及出处

数典忘祖:拼音是 shǔ diǎn wàng zǔ,原指查数着典籍,却忘了自己祖先的行事,后比喻忘本。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

Image

数典忘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原文节选及翻译

原文十二月,晋荀跞(lì)如周,葬穆后,籍谈为介。既葬,除丧,以文伯宴,樽以鲁壶。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文伯揖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于王室,以镇抚其社稷,故能荐彝器于王。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

翻译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前往周朝,参加穆后的葬礼,籍谈作为副使陪同。葬礼结束后,除去丧服,周王设宴招待荀跞,用的是鲁国的酒壶。周王说:“伯氏,诸侯都有用来镇抚王室的宝物,为什么晋国没有呢?”荀跞示意籍谈回答。籍谈说:“诸侯的封地,都是从王室接受了明器(祭祀用的器物),用来镇抚自己的国家,所以能够向王室进献彝器(古代祭祀用的酒器)。晋国地处深山,与戎狄为邻,远离王室,王室的威灵也难以到达,连应付戎狄都来不及,又怎么能进献宝器呢?”

原文:王曰:“叔氏,而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与其大辂(lù),文所以大也。阙(quē,同缺)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匡有戎狄。其后襄之二辂,钅戚钺,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酒),彤弓、虎贲(bēn),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抚征东夏,非分而何?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奉之以土田,抚之以彝器,旌之以车服,明之以文章,子孙不忘,所谓福也。福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yǎn),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于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春祖?”

翻译:周王说:“叔氏,你忘了这些了吗?你的先祖唐叔,是成王的母弟,难道他没有得到分封吗?密须的鼓和大辂(天子所乘的车),是文王用来显示其伟大的。阙巩的甲胄,是武王用来战胜商朝的。唐叔接受了这些,居住在参虚之地,抵御戎狄。后来,襄公的两辆车,斧钺,酒器,红色的弓,虎贲(勇士),文公接受了这些,用来拥有南阳的土地,安抚和征讨东方的诸侯,这难道不是分封吗?有功勋而不废弃,有业绩而记载下来,用土地来奉养,用彝器来安抚,用车服来表彰,用文章来明示,子孙不忘,这就是所谓的福气。福气不降临,叔父你在哪里呢?而且从前你的高祖孙伯黡,掌管晋国的典籍,作为重要的政务,所以被称为籍氏。等到辛有的两个儿子来到晋国,于是有了董史。你,是掌管典籍的后代,为什么忘了这些呢?”籍谈无法回答。客人离开后,周王说:“籍父大概没有后代了吧?数典忘祖。”

03


成语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