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八十岁学吹鼓手/祝辉

 sswy66 2025-04-05 发布于湖南

在成贤村,活到六七十岁的人比比皆是,进入耄耋之年的却不多,而李老汉是第一个进入耋耄之年的长者,今年恰好八十岁。别看他这一把年纪,可他眼不花,耳不聋,脑子灵,身扳也硬朗,做啥事不输后生们。近来,他还突发奇想,说要学吹鼓手。这消息像风一样,传遍全村子,犹如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李老头,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蹲在家里享清福,还学啥吹鼓手哟?!”邻里几个大婶对李老汉此举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很是不理解。

“可不是嘛?都八十岁的人了,骨头都硬了,还学什么吹鼓手,能学得会嘛?”张大爷也跟着摇头,对此表示怀疑。

李老头对于村子里的这些风言风语却像没听见似的,心里自有自己的盘算。想当年,村里哪家有个红白喜事,吹鼓手一来,那个热闹劲呀,嘿,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哩,真忘不了。可如今,吹鼓手这手艺人却越来越少了,他就想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民间艺术好好学一学,不能让它在村里失传,断了根。

经过寻访打探,李老头获悉到邻村有个刘师傅,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吹鼓手行家,就登门拜师学艺。刘师傅一见李老头,惊讶得瞪大了眼睛,问道:“您老哥都八十了,还学吹鼓手?学吹鼓手呀,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吹糖球,容易学的呵,您老哥能吃得了这个苦?”

李老头挺了挺腰板,中气十足地说:“吃苦?我不怕!我怕的是这门手艺在我们手上失传!”刘师傅被他的执着所打动,当即收下了这个特殊的老徒弟。

从此,李老头就开始了艰苦的学艺活动。吹鼓手看似简单,但很讲究气息、指法,这对于一个八十岁的老头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起初,李老头吹出来的声音就像敲破锣,不在曲调上,那个"呜噜嗚噜"的声音,把家里的几只鸡都吓得咯咯乱叫唤。

“爸呀,您别折腾好不好?您多大年纪啦,还学吹鼓手?学这玩意儿,实在太难啦,我看,您一点底子都没有,肯定学不会。”儿子劝道。

李老头不信邪,毫不气馁地对儿子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事在人为嘛,别人能学会,我也能!”

日子像流水,一天天过去。李老头有一股倔强劲,坚持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习,嘴都吹肿了,手指也磨出了泡,可他不撒手,还是坚持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慢慢吹出了像样的音调,而且越来越准,有些曲子还吹得像模像样的。

李老头听说村里有户人家要办一场喜事,就主动上门找主家,说自己来凑个热闹。起初主家有些犹豫,但见李老头实诚坦率,就答应了。

到了喜宴那天,李老头穿着一身新衣服,拿着唢呐站在院子里。当他吹响第一声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鸦雀无声。虽说他的吹奏比不上专业吹鼓手那么娴熟,但那股子认真和热情劲儿,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曲奏完,掌声雷动。村支书拍着李老头的肩膀,高兴地说:“李老头,老当益壮啊,出乎大伙意料,您还真学成了吹鼓手!”

李老头嘿嘿一笑,说:“只要真想学,啥时候都不晚呵。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可不能在我们手里丢掉呵。”

从此,在成贤村的红白喜事上,总能看到李老头的身影。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伙,年龄从来不是追求梦想、传承文化的阻碍,只要有热爱,肯坚持,八十岁也能学吹鼓手,一定能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

作者简介:祝辉,江苏南京,转业军人,文学爱好者。

            图片|AI 生成         制作|高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