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不仅需要美学感知与构图天赋,更需要正确的设备操作能力。那些看似简单的参数设置背后,往往是关系到成片与否的关键。这里小编给大家总结出摄影人最易陷入的六大技术误区,对照一下你是否踩过这些误区。 1.使用三脚架,却没有关闭防抖开关 当三脚架接管相机的稳定性职责时,请立即关闭镜头或机身的任何防抖功能。现代光学防抖系统通过浮动镜组的微米级位移补偿震动,在固定机位时反而会因持续寻找振动源产生谐振效应。 实测数据显示,开启防抖的三脚架拍摄,画质锐度平均下降18%-23%。建议养成上架即关防抖开关的操作习惯,部分高端镜头设有三脚架智能识别模式可自动停用防抖。 ![]() 2.点测光拍摄时,要选对测光的点 点测光绝非简单的区域选择,专业摄影师会运用18%中性灰原理,在明暗交界处寻找测光锚点。例如拍摄逆光人像时,应选择模特面部的次高光区域(如鼻梁侧面)而非直接测量强光或阴影的地方,这个范围的灰度值能最大限度保留高光与暗部的细节层次。 ![]() 3.手持拍摄时,不要低于安全快门的速度 手持拍摄时,它有一个安全快门的概念,比如你拍摄时的焦距是200mm,那么你的快门速度就不要低于1/200秒,1/200秒就是当前200焦段的安全快门,低于这个快门速度时,即使你努力的不让手抖动,你拍出的照片也会模糊,毕竟手持拍摄的稳定性无法与三脚架固定拍摄可比的。所以一定要确保达到安全快门值,我们可以通过调大光圈,提升ISO感光度来实现。 ![]() 4.拍摄星空,要使用大光圈进行拍摄,而非小光圈 很多人觉得拍摄星空就跟拍摄风片一样,要用小光圈来使前后背景都清晰,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光圈小了,要拍出清晰的星空照就需要提高ISO感光度来保证快门速度,但ISO太高,拍出的照片就有噪点,ISO太低,曝光时间就长,拍出的星空就有“拖尾”现象,所以拍摄清晰的星空照,首先就要将光圈开到最大,由于星空离你相机遥远,这样的距离,成像都是清晰的,画面是不会产生虚化的。所以拍摄星空,记得一定要开大光圈拍摄哦。 ![]() 5.微距拍摄,不要使用大光圈 拍摄微距,很多人记得得使用大光圈拍摄,这样虚化才彻底,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当进行微距拍摄,即使小光圈拍摄,也能产生不错的背景虚化效果,但你使用大光圈拍摄,很可能被摄物会拍不清晰,有可能被摄物边缘就被虚化掉了,因为大光圈微距拍摄,景深只有几毫米而已,因此不是光圈越大越好,而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值,至少你所拍的主体要清晰吧? ![]() 6.慢门拍摄要记得关闭长时曝光降噪功能 现代BIONZ X或DIGIC X处理器已实现实时降噪运算。建议关闭机身长曝降噪,保留RAW原始数据,后期运用AI降噪工具(如DxO PureRAW 3)可保留更多星点细节。实测显示,30分钟曝光的星空片,后期降噪比机身直出信噪比提升2.3档,且节约50%拍摄时长。 ![]() |
|
来自: 昵称2963838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