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便会肆意宣泄情绪。可越是这样,事情就越难处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想象一下: 你早上洗漱时把手表放在洗手台边,妻子怕进水帮你挪到餐桌,结果儿子不小心碰到摔坏了它。你暴怒打了孩子、和妻子大吵一架,出门忘带公文包又折返,继而迟到被领导骂,下班回到家又继续和妻子吵架……这一天全毁了。 这就是著名的“费斯丁洛法则”——90%的家庭悲剧,都源于最初10%的情绪失控 。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冷静是天使。”生活里,许多人都常常在冲动之下,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于是不管不顾,任由情绪爆发,在愤怒、悲伤中迷失自我。可经历多了,慢慢就会明白:冲动之下的口不择言、肆意妄为,并不会解决任何问题。这世上许多的冲突和遗憾,往往都是情绪失控的恶果,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可以避免的。这些冲动易怒、情绪不稳定的时刻,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摧毁我们的生活。半生已过,要学会控制情绪的开关。不要等到生活被情绪搅得一团糟后才明白:不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肆意发泄;不是所有的冲动,都能被原谅。 晚上八点,在房间里,妈妈盯着三年级的儿子写数学题:“8+5=12?你脑子被狗吃了吗?”爸爸在客厅里刷着手机,神经紧张,时刻关注着房间里的动静,深怕妈妈出来后下一个要说的就是自己。半小时后,儿子抽泣着改错,妈妈突然摔笔冲进卧室大哭——这场景全国80%的家庭都在上演。研究显示,父母辅导作业时,孩子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飙升40%,而母亲事后平均需要2小时才能平复心跳。更可怕的是代际传递:从小被吼大的孩子,30%会在辅导自己子女时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暴怒表情。 情绪不是原罪,失控才是灾难。那些脱口而出的恶言、摔门而去的背影、深夜压抑的哭声,正在悄悄改写全家人的命运剧本。但只要我们愿意在爆发前多想三秒,在伤害后多说一句“对不起”,家的温度就永远不会归零。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压力,这些外部因素往往容易触动我们内心的情感波澜,引发情绪的起伏。然而,真正强大的人,并非从未有过情绪波动,而是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成为情绪稳定的人。这不仅关乎个人修养,更是实现自我成长、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 曾国藩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情绪,很多时候就像一座易燃的火山,经常管理,就会让它的喷发频率降低,使得生活没有被破坏的危机。所以管理不管理情绪,人生状态绝对会大不一样,过的,当然也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不要等到情绪失控,生活一团糟,才惊觉平和的可贵。把情绪管理当成一种习惯,你投入在情绪管理上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滋养心灵最好的养分。 1接纳情绪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告诉你,“要情绪静音”、“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因为情绪一旦发作,就意味着失控;愤怒一旦表达,就是脾气不好。但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并非如此。 从本质上讲,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一种心理生理活动,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情绪会影响人的神经和精神,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言行和思维。因此,从作用和结果上来看,情绪有促进积极向上行为的一类,同时也有令人精神消极、沉迷痛苦的一类。 当我们感到愤怒、悲伤、焦虑或喜悦时,不要急于否定或逃避这些情绪,而是尝试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去接纳它们。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才是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2思维转换 情绪往往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消极的思维模式容易引发负面情绪,而积极的思维则能促使我们更加乐观地面对问题。因此,当负面情绪袭来时,尝试进行积极的思维转换至关重要。比如,将“我做不到”转变为“我可以尝试”,将“这太糟糕了”转变为“这是一个成长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起一种更加积极、建设性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负面情绪的到来是在提醒你的感受,用感受来帮你规避风险,远离让你感到不开心的人和事。不要抵触负面情绪的到来,压抑情绪,只会被情绪控制。如何察觉它,承认它,接受它,解决它,送走它,才是最需要做的。 3建立边界感 不轻易被他人情绪左右,你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要优先考虑“我愿不愿意,我喜不喜欢,我开不开心”。多关注自己,不要受他人影响,不轻易被他人情绪左右,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是最重要。 白岩松说: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并非生活刻薄,而是太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朋友向你倾诉,你立马感同身受,听完比他还难受。和同事发微信,对方没及时回复,你就开始苦恼: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是不是惹他不开心了。可当你将别人的喜怒哀乐看得比自己还重时,早晚会被情绪所控制。 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就像护城河,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边界模糊的人,会不自觉地接收别人的情绪,为别人的负能量买单。边界清晰的人,会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且只与他自己有关。与其耗费大量精力消化别人的情绪,不如守好自己的情绪边界。屏蔽那些只会激发你焦躁情绪的人和事。不过度负担,不无限纠缠。 4建立情绪支持网络 同时人又是社会性、群居性动物,适当发泄情绪,与家人朋友聊聊天,倾诉自己的烦恼痛苦可以缓解情绪,得到更好的支持理解。当我们感到无法独自承受情绪压力时,不妨向他们倾诉心声,寻求帮助和建议。同时,也要学会成为他人的情绪支持者,通过相互扶持,共同构建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构建情绪支持网络时,要像园丁修剪枝桠般保持选择性,在彼此倾听时守住情绪的护城河——既能承接对方的狂风暴雨,又不让洪流淹没自己的堤坝。在倾听他人时,明确自己的边界,不过度卷入他人情绪,而是有选择地互动。保持同理心但不背负对方情绪,这样既维护了支持网络,又保护了边界。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情绪管理至关重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建立稳固的情感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获得情感上的慰藉和支持。 5换位思考 我们通常发怒其实是源于有时自己偏执想法,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不要下意识就把责任归咎于对方,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倾听他人观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减少愤怒的情绪。 通常我们会对迟到的人感到愤怒,认为他们不遵守时间规定,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或许对方是有事延迟或者是路上堵车,这样我们的情绪就能够有效缓和。如果你的搭档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影响了项目的进度,不要马上发火。想想,他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是不是安排给他的工作量太大?多思考能让我们更理性地处理问题,不至于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有时愤怒情绪是我们一厢情愿,如果我们可以给对方时间,让他也表达观点,或许我们拥有新的视角看待对方,重新获得事情的认知。 6放下担忧 俗话说:“关心则乱”。你会担忧,有一部分是因为爱。你爱自己,所以害怕容颜老去;你爱孩子,所以不敢放手;你爱父母,所以害怕分别。因为过于紧张在意,而把这份关爱放在了错误的位置,所以总是忧心忡忡。 莫泊桑在《一生》中写道:“生活不可能都如你所愿,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有时,我们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牙走了很长的路。” 有时候,我们担忧,就是因为被自己对生活的种种假设,给吓唬住了。九成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你所担心的大部分事情都不会真正发生;但你所爱着的人和生活,是真实的存在。不要让担忧持续内耗你,而是重新认清担忧背后的本质。如果因为担忧而害怕做错,只会让你错过更多。你需要的是放下担忧,真正去感受爱和生活,才不会错过人生中美好的风景。 杨绛先生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除了健康,什么都不是你的。少生气,少计较,多开心,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心情要好,人要美,开心就笑,累了就睡觉,没心没肺,快乐才会翻倍。既然上了生活的贼船,那就做个快乐的海盗。不经历点烂事,那算什么人生,但凡要不了你命,人生随时可以重启,做个自带阳光、乐观、快乐的人。” 7学会自我对话,尝试自愈 有很多人遇到困难和打击的时候,容易变得消极,这时就需要学会自我对话。我之前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脑海里下意识就对自己说“我太没用了”。其实我应该说“这是个学习的机会,我知道这次为什么出错,下次避免再犯,争取做得更好”。 对自己负责,不一味向外索取情绪价值。人生的本质是一个人活着,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学会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从第三视角看问题,找出情绪产生的根本问题,然后不要退缩,先解决问题再处理情绪。 你所看到的世界,实际都是你内心的投射。你在,你的世界就在,你不在,你的世界已经消失了。这其实就是王阳明讲的心外无物,我们的想法真的可以决定这个世界。 有一次,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去南镇游历,朋友突然兴起,指着一朵花说“你说心外无物,那这朵花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说:“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看到此花后,此花便在汝心中显现,这时可知花不在你的心外。” 你的心怎么想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你因为情绪和立场而产生偏见,你知道那不是客观实际,但仍然说服自己那是真的,这是你看到的世界,别人未必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人看似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是身体被禁锢在高墙之内,有的人是认知被禁锢在圈层之内,有的人被工作禁锢在三点一线 ,而还有的则一生被困于信息茧房之中,犹如井底之蛙,以为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烦恼皆由心生 人这一辈子,许多困境的根源,都源于内心的执念。心倘若被执念束缚,遇见的不是烦恼,就是痛苦。而内心豁达,才能过得自在逍遥,远离忧愁困苦,心灵折磨。 有个人问禅师:“我总是被过去的事情困扰,无法释怀,该如何是好?”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杯水,问他:“这杯水重吗?” 那人答:“不重。” 禅师又说:“那你拿着它,五分钟后呢?” 那人说:“有点酸。” 禅师继续问:“那一个小时后呢?” 那人皱眉道:“手臂又酸又麻,实在拿不动了。” 禅师笑着说:“这杯水的重量没有变,可你拿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沉重。” 过去的事就像这杯水,你一直放不下,它就会一直压在你心头。” 生活中,其实许多的烦恼都如同“这杯水”,唯有学会放下,方能轻装上阵。四季轮回,花开花谢,该来的总会来,要走的总会走,不必纠结于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让昨天的遗憾取代当下的幸福。已经得到的就好好珍惜,求而不得的,便潇洒的放手,活的就是一种心态,活的就是一份性情。 人活一世,皆过客,认清,看淡,不执着,不纠缠,不妄想。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执于一念,则困于一念,一念放下,自在于心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感受,体验时间的流逝,经历该经历的,体验当下的体验。放下琐事纷扰,忘了那些无足轻重的杂念,上天给我们什么,我们就享受什么。 如果有人总是影响你的情绪,让你烦躁,让你不安,而你自改无法改变的时候,也许离开是最好的选择。万事尽心尽力,然后顺其自然,待人接物,仁至义尽后,可以心安理得的无情无义。 我们不过是宇宙里的尘埃,时间长河里的水滴,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烟消云散。存在即合理,我们只管淡定自若,放松自然,无惧无悔地过好这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