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新网师“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学友群看到一位老师的疑惑: 我们这边集团的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后要进行辩课,我觉得很无语,上个月已进行了一次,最后也没有辩出个结果来。下个周的活动还要辩课,我也是被安排为正方,推辞了却无法改变,很反感这样的辩课,把执教老师,共同备课老师置于何地?辩的目的就是质问老师上课的哪个地方没有做好,把老师的痛点摆在台面上剖析,让百多号老师参观,这与陈老师的观课议课完全相悖,个人人微言轻,无法改变,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 回应学友的问题:“改'辩’为'辨’。不是去辩论,不要去做言辞之辩,争谁好谁不好,不要有正方和反方。可以去辨识和理解,去理解讨论,这样教背后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教可能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教我们可以学的东西是什么?就说这些就行了。不要去设正方和反方。” 继续交流:“我们已经被安排当了正方,很反感,很抵触。” 继续引导:“那你可以给主办者说一下。你可以说辩课对教师成长不利,而且伤害到教研的热情和积极性,破坏了彼此的关系。建议可以做一点调整和改变。你要学会把自己学的东西用起来,脱颖而出。” 接下来:“ 非常谢谢陈老师!我去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变,听说我们这边数学上学期就开始了,语文这学期开始了一次,老师们都很反感,上台去不讲话还要被批评,搞得老师们人心惶惶的。” 我继续就此表达:“是呀,明明知道不好,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去做呢?这就需要去改呀。观课议课就是针对这种费力不讨好,大家不愿意参与,没有导致彼此成长而是导致彼此伤害的问题的。你们学过了,就要用起来,就要实践改进,不要像不知道观课议课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