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满脸“老年斑”,有的却干干净净?中医道出实情:这处都快堵死了!

 我最喜爱的宝库 2025-04-06

导读

图片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脸上、手上甚至全身皮肤上开始出现一块块颜色加深、形状不一的斑点,这些被俗称为“老年斑”的现象,被多数人视为正常衰老的标志。然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斑斑点点,而另一些人即使七八十岁,脸上却依然光洁细腻、没有一丝斑痕。这种差异究竟从何而来?中医对此早有深刻认识:老年斑的形成,不是单纯的皮肤问题,而是身体内部机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体内这处地方快“堵死了”!

中医认为:“斑为毒积,色随气变。”也就是说,斑点的形成与气血运行不畅、毒素积滞体内密切相关。而老年斑正是体内毒素在血液中积蓄、运行受阻,最终浮于体表的表现。这些毒素多因肝脏代谢负担重、脾胃运化不良、血瘀堵塞等因素所致。只有从根源出发,疏通气血、改善脏腑功能,才能从根本上“斑去人清”。


老年斑与三大原因有关

一、肝气不畅,毒素上浮

中医讲“肝主疏泄”,肝是人体调节情绪、代谢毒素、疏通气机的重要脏腑。如果肝气郁结、疏泄无力,体内的毒素就不能及时代谢排出,久而久之便积聚于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这些“垃圾”会沿着经络运行,最终淤积在皮肤表层,尤其是面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形成老年斑。

此外,肝主血,又藏血。肝气不畅会影响血液循环,血瘀则容易生斑。现代生活节奏快,情绪压抑、压力大、熬夜劳累,都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加速老年斑的形成。很多人并不知道,脸上的斑点,其实是肝在“喊救命”。

二、湿气阻滞,脾胃失调

图片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若脾胃功能减弱,体内的湿气就难以正常排出,便会在体内形成“湿毒”,堆积于皮肤形成色素沉着。湿气重的人常表现为皮肤暗黄、面色晦暗、体倦乏力、口中黏腻、舌苔厚腻等,久而久之,也会发展为面部老年斑、黄褐斑等问题。

尤其是饮食习惯不良的人,如长期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喜欢饮酒、甜食、奶制品等,容易导致脾虚湿盛,湿气在体内“流窜”不去,不仅影响身体代谢,更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形成色斑。

三、气滞血瘀,毒素堆积

气血是人体运行的基础。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如果气机阻滞,血液运行不畅,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清除,便会滞留于血管与组织之间,日积月累形成斑点。

血瘀体质者常见面色晦暗、唇色发紫、皮肤粗糙、指甲有瘀斑、经期不畅等现象。气血运行受阻,是毒素不能及时清除的根本原因。而老年斑,恰是身体毒素“出口”堵塞的标志。简单来说,如果你的身体像一条堵塞的下水道,毒素就会“溢出”表面,以斑点的形式出现。


脸上干净,做好这三件事

1、疏肝排毒,清理“垃圾”

调理老年斑,首要就是调肝。肝为将军之官,若要面部无斑,必须肝气通畅、肝火不旺。中医推荐从疏肝解郁入手,通过食疗、运动、情绪调节三位一体,帮助肝脏恢复正常排毒功能。

日常可多食用具有疏肝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佛手、绿茶、茉莉、柴胡、菊花等;蔬菜中如芹菜、菠菜、荠菜、香椿等也是春季养肝佳品。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八段锦等可助气机运行;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肝气郁结。

保持规律作息,尤其要减少熬夜,是保护肝脏的关键。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三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段,应保证高质量睡眠,让肝脏在静息中完成解毒任务。

2、健脾祛湿,赶走“湿气”

想要面色红润、无斑,脾胃必须强健。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湿盛是湿毒斑点的“温床”。要想祛湿、排毒,必须健脾利湿。

食疗方面可常饮薏仁红豆汤、茯苓白术粥、山药芡实汤等,既健脾又利水。可适量摄入茯苓、党参、莲子、陈皮、砂仁等中药材进行体质调养,帮助改善脾虚。

图片

同时要远离湿重食物,如生冷食物、奶制品、冰镇饮品、油炸食品等,避免脾胃功能雪上加霜。保持每天排便通畅,湿气也会随着粪便及时排出,防止毒素内留。

3、活血化瘀,毒素排出皮肤

血瘀是斑点生长的直接原因。活血化瘀,可以疏通毛细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毒素的排出,是消除老年斑的重要方法。

食疗中,山楂、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红枣等都有活血养颜的作用。黑木耳、紫米、红糖姜水也适合寒性血瘀体质的人群常食。

可以通过泡脚、按摩、艾灸等方式促进微循环,尤其是按揉肝经、脾经、血海穴、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行气活血、通经活络,改善气血瘀滞造成的色斑。

老年斑并非“年纪到了”的必然产物,而是身体内部出现“堵点”之后的外在表现。脸上干净的人,不是运气好,而是懂得调理身体,从肝、脾、血三个维度清除体内毒素,保持气血畅通、脏腑协调。

与其在镜子前烦恼,不如从今天开始,做好“疏肝、健脾、活血”这三件事。只有从源头打开“排毒口”,让体内这条“下水道”通畅无阻,皮肤才会由内而外焕发光彩,斑点自然远离。养好身体,才能养好脸;脸干净了,人也自信了,生活也更有滋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