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就会出现学习错觉

 凌宗伟 2025-04-07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需要明白,睡眠对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我们就会出现学习错觉。”

“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管理者都需要明白,睡眠对记忆的巩固至关重要。”现实恰恰相反,升学率的指挥棒驱使所有人将睡眠时间当作最后的突破口。家长在朋友圈转发"学霸作息表"时,忽略了那些被省略的午睡时光;学校在推崇"头悬梁锥刺股"时,忘记了古人同样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甚至学生自身,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熬夜=努力"的逻辑轨道中奔跑。

“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我们就会出现学习错觉。”因为睡眠不足会干扰大脑的正常记忆加工流程:清醒时过度使用的海马体(短期记忆库)因缺乏深度睡眠的整理,导致新旧记忆混杂堆积,形成"似乎记住"的假象;同时疲劳状态下前额叶判断力下降,使人误判掌握程度。就像快递站爆仓时包裹胡乱堆放,虽然数量众多(感觉记得多),但实际需要时却难以准确调取(考试遗忘)这就是很多学生熬夜复习后,虽然当时记得住,但考试时却想不起来的原因:大脑没来得及完成记忆归档的工序。

睡眠是大脑的“记忆加工厂”。当我们清醒时学习的新知识,会暂时存放在海马体这个“临时仓库”里。深度睡眠时,大脑会启动流水线作业:先筛选重要信息,把值得长期保存的记忆搬运到大脑皮层的“永久档案柜”,同时清理掉琐碎无用的信息碎片。这个过程就像图书管理员连夜整理新到的书籍,把重要的归类上架,把广告传单扔进碎纸机。

熬夜会让大脑积累大量“记忆垃圾”,这些代谢废物就像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不仅会降低记忆效率,还会损伤负责逻辑思考的前额叶皮层。

健康的睡眠模式应该像规律的工厂排班:每天保证7-9小时完整睡眠周期,让大脑完成记忆加工的完整流程。特别要注意入睡后3小时的黄金时段,这期间完成的深度睡眠能固化70%以上的当日学习内容。午间20分钟的小睡相当于给大脑安排午休,能重启记忆处理程序。要避免睡前过渡用脑,给大脑预留整理记忆的纯净时段。

可怕的是上上下下只知道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