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展览看上海,从“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到毕加索中国大展、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雷诺阿特展、西方绘画500年…… ![]() ![]() ![]() ![]() ◯ 上海博物馆策展海报©上海博物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办大展经常需要花大钱,高质量的展通常需要主办方常年累月的研究、交涉、筹备才能促成,到了布展阶段,更需要协调很多供应商齐心合力才能呈现。 如何实现成本的回收,让展览进入良性的经济循环,一直是行业从业者关心的问题。 ![]() ![]() 对国有大小场馆来说,虽无经营指标的考核,却实实在在面对财政预算不足带来的压力;对民营文化企业、场馆和策展机构来说,引进大展的成本居高不下,更是希望观众多多益善、实现收支平衡。 如何让展览突破 '门票经济' 的天花板?或者说如何让展览发挥更大的商业价值,打造会 '下金蛋' 的经典IP,成为从业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不仅要关注策展,更要关注展览IP的运营,已经是共识。 业内口口相传的现象级IP,从故宫文创年入 15 亿到 teamLab 全球巡展吸金过亿,对于大多数场馆和大部分展览来说,属于羡慕不来的“泼天富贵”。让我们回归到场景和技术端口,谈谈展览运营的具体路径,尝试将文化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 ![]() ![]() 在人人自媒体的时代,社交传播成为展览 IP 破圈的关键,优秀的展览设计能给参观者充足的“社交货币”,让他们拍出精彩的“人生照片”,拥有“看展即生活”、“看过即活过”的瞬间感动,并最终通过UGC内容形成互联网的现象级传播。 ![]() ![]() ◯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 ◯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 ©苔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观察到,2022年东莞市博物馆推出的“华彩宫瓷——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瓷器展”和“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本身具备极强的文化属性和IP属性。 以“大唐宝藏”展览为例,策展团队在开展前就已规划好自营媒体36条主要推文、编写了3本宣传教育读物、设计了7个系列128张展览主题海报、筹备好开幕式和展期中15项教育活动,以保证展览开放后,传播热点此起彼伏,呈波浪式递进。 用精心的内容和宣推计划来引导流量,将博物馆和展览本身视为媒介,打造具备传播属性的展览,正成为博物馆的主流做法。 互联网给了每个人成名五分钟的机会,不仅是大馆和重量级展览,越来越多的中小馆和展览也能凭借独特的话题性、超群的网感和持续的运营“爆火出圈”。 那么,当泼天的流量来了,你的展览准备好了吗? ![]() ![]() ![]() ![]() ![]() ![]() ◯吴文化博物馆丨“鲜生博物展” ©吴文化博物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21年12月,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与苏州盒马及支付宝联动,策展上线了“鲜生博物展”,在生鲜店内植入了吴地风物标签,阐释生鲜产品文化信息,展示博物馆藏的饮食文化相关文物,联合生鲜店开发文创食品,运用AR技术实现探店寻宝,打通线上展览和线下购物,将博物馆“搬进”了生鲜店。除了拉动博物馆的日常流量,让不看展的观众经由生鲜店,也走进博物馆,更为线下的商业空间赋能,为生鲜店注入了灵魂。 ![]() ![]() ![]() ◯杭州cie美妆创新展/Japan House London/上海文具展 ©my sunshine ©Cassielin ©Cassielin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当下,选择高频次、低单价的消费场景,如食品、美妆、文具、服饰进行定向的高文化价值产品开发,选择有强供应链和品控能力的品牌进行IP授权和产品联名,已经是大馆展览运营的一种基本操作。 如果你的展览文创中还有大量粗制滥造的“义乌货”,那么观众不买账也是必然的,毕竟,“细糠”吃多了,是没办法吃粗粮的。 ![]() ![]() 数字化技术正在为艺术类的展览IP开辟新赛道,线上展览不仅延续了展览的生命力,更衍生出数字化营销的更多种玩法,敦煌研究院在这方面堪称教科书。 ![]() 2018 年 6 月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敦煌 “数字供养人” 计划,通过网络募集资金用于莫高窟第 55 窟的数字化档案采集。该项目上线 2 小时即获百万用户关注,让敦煌保护传承进入大众的视野。 ![]() ![]()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2018年10月28日,为庆祝游戏上线三周年,王者荣耀官方商城上线了一款历史性的皮肤——杨玉环的“遇见飞天”。 设计融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服饰和琵琶的细节处也把敦煌元素纳入了其中,让人物更有一种飘飘欲仙的观感。 2020年,上线了以敦煌九色鹿为原型的皮肤——瑶的“遇见神鹿”,2021年国庆前夕,王者荣耀上线了和敦煌研究院联手打造的第三款皮肤“遇见胡旋”。 我们无法获知游戏角色的限定皮肤的销量和合作分成的关系,但从越来越多的游戏与博物馆联动,合作开发场景、角色道具、皮肤等现象来看,博物馆通过数字化传播,跨界游戏、娱乐场景,生产优质的数字内容和数字资产,无疑能提高展览的品牌的影响力,并附赠巨大的市场潜力。 ![]() ![]() 通过付费的会员体系和数字资产库的建设,可以实现艺术文化类IP的持续变现。 ![]() 大英博物馆的会员体系分为个人、联合、未满 26 岁等不同类型,价格从 44 英镑到 86 英镑不等。权益包括无限次免费参观特展、会员专属活动、会员室使用权、商店和餐饮折扣,还有杂志订阅。 这类会员体系的搭建,目前国内尚没有看到成功的案例,我们可借鉴其分层制度、权益设计及运营模式,结合本土文化特点,探索适合中国博物馆的会员体系,同时注重会员体验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 ![]() ![]() ![]() ![]() ![]() ![]() ![]() ◯黑神话悟空文创空间 ©知笔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由于网络传播导致了低质量复制品的激增,艺术场馆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策略,开放馆藏艺术品的高分辨率照片,完善博物馆数字资产库,延长艺术品的线上生命周期。再通过有效的线下IP授权、高质量的二次创新,从奢侈品到快餐包装,营造出新的IP生态,实现多次变现,正成为博物馆长期运营的一种手段。 ![]() ![]() 在游戏中体验数字敦煌,在博物馆喝艺术咖啡,收藏迷你藏品,定制专属丝巾,展览 IP 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着我们的消费习惯。 构建从内容生产到用户运营的完整闭环,让展览的IP价值持续生长,或许就是文化商业化的最高境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