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采风论坛】王枭杰(评论).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过程中被忽视血管的识别和处理

 zhaozhaozhao3 2025-04-07

Image

王枭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

引用信息:王枭杰(评论).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过程中被忽视血管的识别和处理[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5, 31(1): 63-64.

中文提要

背景 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手术中,胃结肠韧带靠近脾门区域存在一条常被忽视的较粗血管,可能引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索这一条血管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国家级胃肠外科中心进行的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了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间接受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34例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采用我们提出的“五步法”进行。结果 采用“五步法”能够有效地暴露这条血管。研究发现,这条血管在所有患者中恒定出现,其实际上是胃网膜左动脉和静脉的网膜分支。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这条被忽视血管的来源,并推荐了一种安全的手术处理方法。这可能对进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以治疗结肠脾曲癌的结直肠外科医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结肠脾曲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被忽视的血管








【评论】这项活体解剖学研究对传统结肠脾曲游离过程中需夹闭切断的一条胃网膜左动脉和静脉的网膜分支血管进行了探讨,原文中称其为“被忽视的血管(overlooked vessle)”(图1),值得进一步讨论。

Image

由于该研究纳入的是结肠脾曲癌患者,故术中首先应明确其是否需行胃结肠韧带切除。目前对结肠脾曲癌发生胃结肠韧带或网膜弓淋巴结转移的报道较少,且均为小样本研究[1]。笔者中心曾开展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2011年至2018年间117例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进行了网膜弓淋巴结的清扫,3例因肿瘤进展而清扫了部分脾门淋巴结,但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这38例患者的淋巴结均未受累[2]。因此,笔者推测在结肠脾曲癌的治疗中无需常规切除胃结肠韧带。

当胃结肠韧带无需常规切除时,探讨这条“被忽视的血管”是否恒定出现,可以从膜解剖学的角度来理解[3]。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胃背侧系膜(或称胃网膜左系膜)向尾侧扩展,形成囊袋状结构,并在结肠脾曲侧分为脾门区、胰腺系膜及大网膜这三个部分(图2),它们互相连接,与结肠脾曲及其系膜之间形成一个自然的无血管平面,即胃系膜结肠脾曲系膜间隙,可以作为结肠脾曲游离过程中的自然无血管外科分离平面,无论经中央入路(图3)或头侧入路,通常可以通过钝性分离在这个平面内进行操作。传统的结肠脾曲游离过程中,因未意识到该间隙的存在,分离路线略靠近脾门,导致在分离过程中遭遇该研究中所报道的“被忽视的血管”,如图2蓝色路线所示。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如果采用改良的分离路径,在前述自然无血管外科分离平面内分离,则可避免遇到这支血管,如图2红色路线所示。因此,在游离结肠脾曲的过程中,一旦进入网膜囊,可以逐渐向结肠及其系膜侧进行切割。在游离脾结肠韧带时,应紧贴结肠侧,结合使用锐性切割和钝性推挡的方法,在胃系膜与结肠脾曲系膜的间隙内进行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当结肠脾曲癌侵出该间隙,或肿瘤局部进展时,仍应切除部分胃结肠韧带组织,以保证R0切除。

Image

Image

参考文献

[1]    NAKAGOE T, SAWAI T, TSUJI T,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and subsequent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splenic flexure[J]. Surgery Today, 2001, 31(3): 204-209.

[2]    HUANG M J, WANG X J, SHAO Y,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splenicflexure colon cancer: analysisof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three differentsurgical procedures[J].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2, 12: 884484. 

[3]    王枭杰. 结肠癌手术相关韧带结构的膜解剖认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4, 27(9): 898-9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