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围地”这么讲,好像也不怎么难哎!

 秒懂围棋 2025-04-08 发布于山西

哈哈哈,又被发现啦。

今天在义乌金马围棋的师训课上,当胡晓苓老师出示PPT上“如何围地”这四个大字时,老师们就觉得“哇,好难啊!”

但当胡老师把第二课的“如何围地”展示出来时,原来就是落子的位置,并且用画线法画出来落子后围到的地盘。

棋子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围到不同的地盘。通过对比,一目了然。

这样看,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了。

新版和旧版都是“如何围地”,区别在于旧版的题目是“实战运用”,而新版的标题直接就是“如何围地”。

包括第二课后边的小标题,都有适当的调整。

旧版:

如何围地

阵地的增减

棋子之间的联络

新版:

如何围地

地盘的扩大和缩小

地盘的完整

改动后小标题,既强调了核心概念(“地盘”代替“阵地”),

降低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扩大和缩小”代替“增减”),

还从动态(“扩大和缩小”)转向静态目标(“完整”),形成“过程→结果”的教学链条,结合实战思维更紧密。

下午的活动共学中,有一位老师总结说:《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1》这本书,主要抓住两点,就能很好使用这本书。

1.入门阶段就从围地开始

2.有下完一盘棋的全局观

另一位老师也立刻补充:画地盘,这个方法真是不错。课堂上也偶尔使用,但这次的师训课,重新让我决定带孩子多画起来。

哎呦,老师这么一说,我这就不得不说新版课后习题的设置。

旧版的习题,还是延续之前的做题思路,出了四道题,让学生作为课后练习。

image.png

这样出题吧,也没啥毛病,全局下的一道题。

可是却总是觉得缺点儿啥!

新版出来后,简直就是我的“梦中题”。

image.png

一道题,展开三张图。

第一幅图,在原图上画地盘;

第二幅图,用●代表黑棋,扩大黑棋的地盘;

第三幅图,扩大后的地盘。

新版的练习题,每一步都呈现出来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有“地盘”。

这种阶梯式的可视化设计,让学生在做题时动态推演,每一步都需要进行验证可行性,最终将抽象的“围地”锚定在可视化的操作层面。

image.png


《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1》


导师介绍


胡晓苓


围棋职业三段

从事围棋入门教学40多年

致力于学校、社区的棋类推广,普及数万人

发展了“全国棋类特色学校”40余所

出版《围棋教学习题册》、《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系列丛书



让不简单的围棋 变得简单!


秒懂围棋~胡老师

小栗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