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每10个人里就有1个是外国人!?

 昵称71725359 2025-04-09 发布于天津

图片

得益于旅游业的复苏,街头巷尾外国面孔早已不陌生,但增长的不仅是游客。根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日本的在留外国人数首次突破376万,十年间增长超百万。有预测称未来日本大约每10个日本居民中,就有一个是外国人,关键是——他们不是来旅游的,是来长住的。

从超高层塔楼到乡下废弃空屋,如今外国人“买下日本”的方式比你想的更多样。

富人买塔楼,穷人买破屋

别以为投资日本房地产的是只有亿万富翁。

当然,东京港区那种一套2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接近10亿元)的“麻布台Hills”塔楼公寓,确实是富豪在买,很多都是来自外国的富豪,本国人能买得起没几个。

但另一边,在日本郊区,大量“昭和老屋”空置,部分甚至只要几万人民币就能拿下。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有外国人专门捡这种“废墟”,DIY翻修,再挂到Airbnb当“和风民宿”出租。

一个站在高级塔楼看夜景,一个在乡下老屋铺榻榻米——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不是日本人。

为什么是日本?外国人眼里的“理性之地”

明明日本地震多、台风多、语言还难,为什么外国人还要趋之若鹜?

答案可能也不奇怪:因为“比起别的国家,日本更稳”。

换句话说,虽然日本有地震风险,但政策稳定、治安好、不折腾,加上长期通缩导致资产价格低迷——整体被看作“低风险资产池”。

不过说到底,买日本房子最多的还是中国人,尤其是东京湾岸的“塔曼”(高层公寓),已经成了富裕阶层的首选。其中最热门的三大区:港区、中央区、千代田区,加上渋谷、新宿,也被戏称为“中国人的五大塔楼根据地”。

这些家庭可不只是来买房投资的,还有为孩子备战日本的“中学受验”——没错,就是那个连日本人都叫苦不迭的应试大战。

图片

近年来,御三家名校、附属难关校里,中国学生的比例正在悄然上升。一些学校甚至每年能招收数十位中国籍学生。这些中国家庭普遍教育理念明确,目标清晰:住学区房,进好学校,赢在日本。

图片

日本悄然的“移民国家化”:

日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国家”,然而这些年身体却很诚实。

安倍:满足一定条件下,日本是最快拿永住的国家

为了缓解少子化带来的劳动力危机,日本政府这几年开闸放人,技能实习、特定技能、留学、创业签证各种通道齐开。结果是:在留外国人数增长速度已经超出政府预期,甚至有预测称——到2050年,日本每10人中就会有1个是外国人。

但照目前这趋势看,“提前实现”是大概率事件。最极端的例子是埼玉县的川口市芝园团地。这里已经变成“福清人集中居住区”,有日本媒体形容“仿佛来到中国社区”。

图片

而东京的丰洲,原本是填海造地新城,如今也成为高净值中国家庭“登陆日本”的首选之地。

与港区内陆相比,它价格合理,而且人造的、均匀的无机景观也与中国相似,所以非常受国人欢迎。经营海湾地区房产的房地产经纪人说,许多中国人不贷款,而是一次性现金购房。在这种情况下,丰州公立小学里中国孩子的数量也逐渐呈上升趋势。

当然,不是所有外国人融入都那么顺利。比如埼玉川口的某些土耳其裔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频发。语言不通、生活方式差异、社区认同感缺失,这些问题已经让地方政府头疼不已。

而在东京新宿,虽然外国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但据区政府调查显示,日本居民中“认为邻居是外国人也没关系”的比例超过70%。尤其是年轻人,对多元文化接受度明显更高。

换句话说,日本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社会转型:从单一民族国家,走向一个默默接受“全球人混居”的社会。

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在日本,这一切其实是巨大的社会转变。

一个过去以“单一民族”自豪的国家,正在学着如何和“不同国家的人”相处。

图片

他们不说“欢迎移民”也不提“多元文化”,但公寓已经卖给了外国人,学校里也多了“中国考生”。这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而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迁徙。等回过神来,邻居已经换了国籍,街角便利店的招牌也多了行中文。

图片

问题或许没那么简单。但可以肯定一点:日本,已经不是“只有日本人”的日本了。

图片

岸田前首相:“阿联酋有1000万人口,但本國國民只有100万人口,他們与900万外国人和睦相处。”“日本也必须考虑建造一个与外国人共存的社会。”

5名中国儿童入学日本的跟踪纪录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