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引:关于无情对的一些思索与试创作——联律通则研讨会论文选登

 文山书院 2025-04-10

本公众号以传播中华楹联的大美为主,兼顾诗词、书法等。谢谢你的关注!

重要链接:

律绝同题·暮春 赵秀敏主评

中华楹联同题2025年一季度优秀奖排行榜新鲜出炉,郭牧苑、申海军、聂丹位列前三

最新视频

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关于无情对的一些思索与试创作

北京 张引

出于兴趣,这些年对无情对一直比较关心。应当说,当前人们对无情对的看法还比较混乱,无完整的被大家公认的理论,甚至有的将无情对与流水对(串对)混在一起。对无情对多数人不知道如何下手。作品多言的很少,基本还处于“二三言”時代。

近三年,我虽然年过八十,仍然对无情对的理论与技巧进行学习探讨。现将自已学习无情对的一些思索及在这种思索下指导创作的一些作品录于此,欢迎联友批评指正。

✹✹定义

无情对:采用字面相对,追求同门类工对; 上下支内容绝不相干,意义相差越远越佳,且追求奇谲难料的艺术效果。 

✹✹字面相对

以已给出上支(马六甲穿峡)要求对下支这种情况为例: 把上支有关的词语“马六甲”、“穿峡”拆成单个的字:马、六、甲、穿、峡,先全面了解这五个字的字面意义。通过调整变化这些字面意义组合进行构思,寻找有关的下支用字,使之能满足无情对对偶的相关要求,且又能与上支单字成同门类字,最后用这些寻找出来的适合下支用字合成下支。此处的字面对相当难,可能需要几个反复,特别要注意有些字的特殊含义,方能得到一定的成功。

“甲”字可对的字有:天干地支(子、未、丑、辛、乙等)﹑兵… …

马可对:动物 、兵、车…… 

三可对:数目……

穿可对:动词……

峡可对:地理名词……

显然前三字特别是第三个字是关键。经反复琢磨,对出以下几对:

Θ无情对(引1)

马六甲穿峡;

鲍二未入流。

鲍二,《红楼梦》人名, 属下层人物。鲍/马,动物对。二/六,数目对。未/甲,天干地支对。入/穿,动词对。流转品与“峡”作地理名词对。古声。

Θ无情对(引2)

马六甲穿峡;

列重兵戍边。

/列,“对称词”对。重(zhòng)借音重(chóng),具有数目意义,与“六”作数目对。兵/甲,属“对称词”对,参见后节。古声。

Θ无情对(引3)

马六甲穿峡;

兵千辛卫土。

新声。

Θ无情对(引4)

马六甲穿峡;

车拐乙型道。

/马,“对称词”对。“拐”为“七”也。“型”转品为“行”(动词),与“穿”作动词对,借音对。新声。

Θ无情对(引5)

马六甲穿峡;

福万户推潮。

福谐音“蝠',转品为蝠(动物),与“马”作动物对,借音对。“甲”﹑“户”为古基层“保甲”之最低二层。

Θ无情对(引6)

马六甲穿峡;

雕京申登顶。

(雕塑)动词转动物,与马作动物门对。京为大数目。顶为山峰之顶,地理门。

再例举个长的:

Θ17无情对(引7)

婚结后乃根苗毋续,绝矣---联鸾凤俩皆丁克;

字对工而情意无关,果然---风马牛毫不相干。

一直在想,如何把“字对风马牛不相干”也无情化一下。结果某天发现这有“字”可许。字在原支时,为“字对”之“字”; 而在相对时转为“许嫁”之“字”,一大转品也。字与婚,这两字堪称婚姻小门类的绝配。“相”(xiāng,副词)转品为称谓“相”(xiàng),与称谓“丁”(园丁)成“人伦”门工对。此为“借音对”。克/干,动词对。字/婚 、丁克/相干,这两个关键词语解决了,就好办了。“后”,由“时间在后”转为称谓“皇后”,与称谓“工”作“人伦”门工对。情意(人事门)/根苗(草木门),互为对。果(果然)/绝(绝对),副词对。风(风雅颂)/联(动词门转为文学门),文学门类对。毫(一毫)/俩(两个),数量词对。

17组字对,组组同“门”类工对。上支写“丁克婚”,下支写“无情对”,确实是“风马牛毫不相干”。

✹✹追求门类工对

追求同门类字工对,是无情对的一大特点。

古人对仗讲究词性相对,除了虚词(虚字)外,把名词分成二十多个门类,工对即追求同门类字对。王力《汉语诗律学》中将名词分为十类,二十五门。也给出像“天文与地理”这种相邻门类字的相对,即所谓“临对”,共二十类。

清人编制的《诗学初范》,按字义分为三十一门类,每类又分平仄二声。其中有四类为虚字门类,包括虚中死字(形容词)、人事活字(动词)、物类活字(动词)、至虚字类(包括副词、连介词、助词等)。将数量非常多的动词分成“人事活字”和“物类活字”两大类,这对无情对创优是值得考虑的,但不必强求。

对联对偶要求词语相对,而无情对对偶却是把词语拆开成单字进行字面相对,因而增大了应对难度。绝大多数对联都是宽对,很难找到名词同小类工对的例子。但无情对必须严格要求同门类字工对。

现时字的字义及门类与以前有了不少变化,关于“门”类工对问题,也不必局限于古人的有关规定,只要大体合乎现时门类归类(可用临对)就可以了。例举如下:

Θ无情对(引8)

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御赐金牙句)

洲际流风,众上金银呼正道。(张引对句1)

金银(金银滩),指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上支是御赐金牙应对另一支无情对的,因其嵌入东坡名,故我拿过练习应对用。后发现其中的“竹笠”与“金银”的结构完全相同。头一个字整体是偏旁,第二个字是帶有这个偏旁的字。金银(金银滩),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彼者在那工作多年。因而就想以研制核武器这一伟大举措来应对,就对出了“众上金银”。上由动词转为方位,与方位“边”对。又发现方位“洲际”(对山中)也可利用,用“洲际”可代“洲际导弹”啊。而“流风”就把“洲际”名词化固定下来了。如此重大内容就这么纳入这个无情对中,而且都是按同小门类要求应对的。

笔者因为看好御赐金牙(尚不知此兄的真名及单位)原支(这是应对另一位联友的仄尾出句的,笔者已经找不到这第一出句及作者名了)里头有“东坡”嵌名,故拿回练习无情对应对,没想到却对出这么个无情对联句,这也是缘分吧?

✹✹无情对内容与意义

无情对上下支的内容要求不相同,上下支意义相差要远,这是无情对的最大特点。内容不同:一表现在文字上所涉及的内容在性质、行业、技术等方面上差别要远。二是上下支所涉及到文体形式:专名、成语、一般语句、词组等差别,包括节奏﹑结构的差异,带来的差异要大。

先解释一下佛家语“孽由此生”。“缘由因起,孽由此生”, 意思是“缘是有由来而起,业障是由这里产生”,是对《地藏经》“因缘果报”精辟解释。 

如果“爱因斯坦”不是人名,当作普通句子看,“爱因斯坦/孽由此生”词语对偶很工,都是普通的情景句子,文体形式相同,把他们看成对联,是满可以的。

但我们从现实看,“爱因斯坦”为大科学家名,专有名词, 不能用句子分析来分析它的结构,如果当年把他翻译成“埃人拾毯”也就与“爱因斯坦”无关了。“爱因斯坦”(专有名词,不能进行句法分析)与“孽由此生”(佛家语,正常句子能够做句法分析),两者表现形式上,一个是正常的句子,一个是专有人名,差异大。这也正是无情对所追求的结果。因此认为这是好的无情对。但也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推进了原子弹的诞生,带来了业障。从这一点看,两者有关联,不能做无情对。我认为不要对爱因斯坦太无情了,不要把爱因斯坦与原子弹扯在一起,那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研制的结果。我还是看好这个无情对的:

Θ无情对(引9)

孽由此生;(《地藏经》语)

爱因斯坦。(科学家人名)

这个讨论涉及到无情对的内容与意义是否相关,也许一个联,这么看是无情对,那么看又不是无情对了。不管是谁,其内容与意义是有联系还是没有联系,是有差异还是无差异?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

Θ无情对(引10)

穴处识阴雨;(晋·张华《情诗五首》句)

苏门答腊风。(地理术语)

穴(穴居),有动词义,与“苏”作动词对。处/门,地理对。阴/腊,时令对。本对上下支虽然同写风雨。但出句是古诗一句,对句是地理专用名词,差别很大,无情也!

Θ无情对(引11)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汉堡汤圆羊杂碎。

上支为宋诗一句,情景句子。下支3个专有名词串组,两者表现形式上差异很大。

Θ无情对(引12)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宋·李清照《声声慢》名句)

场地足引狂潮,数红利,圆圆连连;此豪科,岂千罗赏钱能扳。(张引以“善意批评男足”应对)

圆圆连连:圆圆(人民币)连连入帐。“足”由专名“男足”转为副词,与“兼”作副词对。钱、字、罗、个,量词。场地/梧桐,互成对。

滴、得,押入声韵(第十七部质),连、扳,押平声韵(第七部元(半))。相对应节奏点平仄均相反。

将宋词一段拿来进行无情对,再回到主题足坛上。这哪跟哪呀?善意批评前先拐个弯吗,足坛问题不是太好解决的!

Θ无情对(引13)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名句)

欲海口张鳄必擒。(张引对句)

[注]水、口,形体门,又“口水”对称词。针对反腐败对出的。这两句都是情景句子,上支歌颂春天,下支反腐败,内容和意义差别都很大。

Θ无情对(引14)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球交红运鸡将顶。(张引对句)

/球(星球),天文对。球(星球)转义“足球”入对。预测莫斯科世界杯“高卢雄鸡”(法国)夺冠,观球现场作无情对。本对上下支均为情景句子,内容和意义差别很大。

Θ无情对(引1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宿迁青岛龟兹镇。(张引对句)

采用中国地名串组应对。龟兹(qiūcí)镇,为唐朝安西四镇之一。马/龟(guī),动物对。不/兹(zī,更加、益),副词对。雪/宿(xiù,星宿),天文小门类对。宿变音“sù”组词“宿迁”入对。龟、兹、宿,均发生变音变义入对。

Θ无情对(16)

老年大学沙龙,敲诗属对醉雕龙;(张引出句)

美日频扶野狗,评论连篇抨走狗。(张引对句)

“沙”与“野”,地理对。“诗”与“论”,“对”与“篇”,文学对。“老年”与“美日”、“大学”与“频扶”、“敲诗”(动宾)与“评论”(联合动),“雕龙”(动宾)与“走狗”(名),结构均不同。这是老年大学沙龙活动时,大家凑出来一个出句。我对了十几副,感觉沙龙之沙(后为动物)最难应对,有的只好拿姓氏来应付。

Θ无情对(引17)

春风不解禁杨花, 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词句)

朝气无边充菜鸟,笔笔零分释足球。(张引对句)

无与不,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但他们都是否定词,所以常被用于对仗。无后边为名词,或者为形容词;不后边为动词,或者为形容词。有时形成名词对动词,这是正常的。上下支节奏差异大。

Θ无情对(引18)

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宋·余凤《胡澹庵招宴》诗句)

献身戎旅旭尤华,匿己消声下潜艇。(张引对句)

长脚,指秦桧。君,指忠臣胡澹庵。戎/老、旅/奸,人伦对。“老”转为形容词。旭/今,天文时令对。上/下,动词对。

上支写忠臣胡澹庵批驳秦桧,下支写今人颂核潜艇专家黄旭华,如何看?

✹✹无情对篇幅

无情对,作品比较少,特别是超过七言的无情对更少。

有人说,无情对只能存在于两言至七言,最大到九言这个范围内,有一定道理,但太武断了。长者,对起来太难了。但只要下功夫,较长多言无情对也是可以适量出现的。近两年,笔者对超过七言的无情对予以关心,是用古诗词句进行无情对。现已创作无情对超过七言的近150副,其中超过10言的40副。

闲翻书看到韩愈诗句“雪横蓝关马不前”,有颜色,有动物,有方位,特别适合对无情对,仅此诗句,对出五十多副。后来又把前半句连起来,共14言进行无情对应对。

Θ无情对(引19)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烟传紫塞鼋焉后?(张引对句)

用典。对句典自周幽王为搏得王后褒姒一笑而假传烽火戏诸侯一事。相传:褒姒为玄鼋(大鳖)使宫中童女怀孕而生,故被称为妖后。“后”由“王后”转义为“方位”。焉与不,疑问代词对副词,王力“临对”第十二类。

Θ无情对(引20)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电烧金釜羊全上。(张引对句)

关(开关)/釜,均为电锅上部件。

Θ无情对(引22)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句)

埃及汉江凡尔登,汤加黑海乌干达。(张引以“六个世界地名串组”应对)

埃,聚空中埃及小土而成霾,天文类,这个解释采用现代科技。汤/雪,同属水形成物;姓氏对。马/乌(乌鸦),动物对。不/干(徒然),副词对。凡尔登位于法国南部地区,二战最残酷的一次大战曾在此进行。

Θ无情对(引23)

云橫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光掠金/坑友妄行,出着黑/象驴胡闹。(张引对句)

“光”由副词转品为天文门,与“云”作天文对。橫与掠,动词门。秦与金,朝代门。“坑”由动词门转品为地理门(名词),与“岭”作地理对。家与友,人伦门(抽象名词)。何(疑问代词)与妄(副词),临对第十二类(疑问代词及“自”“相”等字与副词作临对)。参见王力《汉语诗律学》。在与行,动词对。雪,由天文转为动词(如雪耻)与“出”作动词对。“着”由名词(办法)转为动词(如:着陆)与“拥”(仄声〉作动词对。蓝与黑,颜色对。关由地理门转到动词门。“象”由动物转为动词,与动词“关”相对。马与驴,动物。胡与不,副词。前与闹,动词。14组组组同门类字相对,但上下支节奏不同,内容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更无关。上支写古贬谪官吏悲惨遭遇,下支写现代美帝瞎胡闹,一古一今,一中一外,內容绝不相关。

Θ无情对(引24)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露相高庄婚若吹,宿侵翠帐猴姑戏。(张引对句)

帐/关(门闩),室内器物对。翠帐,翠羽装饰的帷帐,转义为高翠兰帷帐。宿,辉映天蓬元帅。猴姑:辉映孙悟空扮装翠姑。名著诙谐对。

无情对·天净沙秋思/台胞寄意(引2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句)

嫩笋修篁候鸟,海岸听涛祖庙,常思北味肥羔。旧雨北邀,着眼祖牵陆岛。(对句)

联中,昏/候,时令对;小/海(转义为大),形容词对;道(转义为说)/思,动词对。旧雨典自杜甫《秋述》:“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指旧时宾客遇到雨也来,故以旧雨代故交、老朋友。本联出句为马致远名曲《天净沙·秋思》,句句入韵,三平二仄混押。对句嫩笋修篁候鸟,海岸听涛祖庙,常思北味肥羔。旧雨北邀,着眼祖牵陆岛。对应句句入韵,三仄二平混押。

联中,听涛句、常思句、祖牵句,与出句对应句相比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致使两联更不相对。联中,嫩笋修篁比喻台胞几代人。祖牵陆岛,指明从历史祖先根源上看,台湾宝岛从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创意时,有意选取候鸟、涛声、祖庙以及家乡事物(肥羔)以增强台胞对家乡思念氛围的感染力。出句写凄凉萧瑟的秋景,烘托出游子悲秋怀乡的情怀,极富感染力,为千古绝唱。对句写大陆赴台同胞对家乡的思念,祈盼祖国的统一。上下联均属重要题材,但意义却不相关,无情而有意也!

Θ一言无情对(引26)

雀;

隽。

看是不是无情对,首先看内容。雀,小鸟,名词;隽,隽永,形容词。两者毫无关系,一实一虚,词性不同。再看字面对,有同一偏旁--隹。且除偏旁外,余者部分,小与乃,均为副词同门,工对焉。这是字侧对。

✹✹无情对二元表现法

对于长句无情对,往往形成两个并列的主题,这就是“二元表现”法,当然一般是一主一副,同样是很有意义的。

Θ无情对(引8)

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御赐金牙句)

洲际流风,众上金银呼正道。(张引对句1)

上支反映了苏东坡的亲民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生活态度。下支写当代我国在核武方面重大举措与严正立场。将两件都有意义的事写在一起,当然可能有重有轻,甚至差别很大, 我把它称为无情对的“二元”表现法。本对当然以后者为重。

Θ无情对(引27)

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御赐金牙出句)

陸上卷烟,全下金钩谋左道。(张引对句)

陸上卷烟,六次卷烟贿赂,全藏金钩。上,方位上与方位(中)相对,转为动词上(上媚);陆由地理转为数目六。

Θ无情对·李白航天梦/周总理报国情(引27)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总理披襟豪气展,尽酬华夏耀春秋

上下支都能展示重大题材的无情对。上联为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中华航天梦。下联写周恩来总理,为中华繁荣报国献身。

总,副词;理,动词;总理别解为名词,代周总理。华,别解为白,与青作颜色对。天、日、月,原为天文小类,别解为时令小类与夏、春、秋相对。华夏,又别解为中国名。逸兴,名词,别解为动(逸---逃跑)宾(兴)句式与披襟(动宾)相对。

Θ无情对(引28)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名句)

望海天/银蟾必满(张引对句)

/望(转义为农历十五),时令对。海天,指台湾海峡。1982年7月2日,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共商祖国统一大业,信中有“辽阔海天,不归何待?”

联意上,一喻改革开放大潮,一喻祖国统一大业,同为当代最时兴话题。

当然也有游戏之作,如:

Θ无情对(4)

马六甲穿峡;

车拐乙型道。

Θ无情对(引29)

猪下水;(动物内脏)

鹅掌风。(中医病名)

分析:猪/鹅,家畜对;(犭/鸟),字侧对;剩下半边“者”(同这)/“我”,代词对。掌/下,动词对。上下支两者差异很大。

Θ无情对(引30)

莺飞草长(京楹会出句)

萤亮萝卜(张引戏对之)

莺与萤同为动物。同为“艹”偏旁。分别去鸟、虫(同为动物),余下部分同。草与萝,同为草木门类。同为“艹”偏旁。草去艹,为“十日”,萝去艹,为“四夕”。又“十日”与“四夕”,为数目对。日与夕,同为时令。卜(bo)读轻声,与“勃”谐音,借音为“勃”(形)与“长”(动)对。 

萤亮萝卜,原用“萤亮萝勃”,无情不足,故改之。

Θ无情对(引31)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诗句)

情海风骚猪八戒。(张引戏对)

八戒、先知,偏正结构动词,“八”与“先”表示先后次顺作用,相当数目对。

不能小看游戏之作。在当前大千世界中,被人欣赏的游戏之作是需要的,也是相当了不起的,应当维护,只是我们现在水平,还满足不了要求。

无情对还有一个特点,能很好表现讽刺作用。如:

Θ无情对(引32)

山中避雨半边竹笠寄东坡;(御赐金牙出句)

陸上卷烟,全下金钩谋左道。(张引对句)

陸上卷烟,六次贿赂,卷烟藏金,全下金钩。

Θ无情对(引33)

云橫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诗句)

光掠金/坑友妄行,出着黑/象驴胡闹。(张引对句)

Θ无情对(引34)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名句)

欲海口张鳄必擒。(张引对句)

[注]水、口,形体门,又“口水”对称词。针对反腐败对出的,与上支颂春大不同。

Θ无情对(引35)

老年大学沙龙,敲诗属对醉雕龙;

美日频扶赖狗,评论连篇抨走狗。

赖与沙,姓氏对。

✹✹无情对的平仄

按征联常规,让人应对所出的句子,称为出句。征联出句,尾字可以是平声(出下联征上联),也可能是仄声(出上联征下联),都称为出句。针对出句而应对的联句,为对句。对句,尾字可能是平声(出上联对下联),也可能是仄声(出下联对上联),都称为对句。以上特别适用于无情对。这与己定型联句不同:已定型联句上联(仄尾)称为出句,下联(平尾)称为对句,还明确上弱下强。无情对上支与下支的安排,主要是考虑能否引来艺术效果,而不必考虑那一支是先出的,那一支是后对的;那一支是平声尾,那一支是仄声尾。

陶然亭/张之洞﹑石家庄/乔国老,这两个无情名对,都是将平声尾出句,排在上边。这即考虑应对的顺序,主要还是考虑艺术效果。

无情对平仄,也应该按照“替(单句节奏点平仄交替),对(对句节奏点平仄相对)”原则安排。但无情对应对太难,其平仄安排可以适当放松。

而上下支两支的尾字平仄,必须是一平一仄。

✹✹姓氏对

关于姓氏对,值得探讨。中国的姓氏相当多,仅《现代汉语词典》注名的姓氏就有七八千,这要成门类不得了。本人随便写的几个句子,上《现代汉语词典》一查只有4个字不是姓氏。改了4个字后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字字成姓氏对。

姓氏“无情对”?

阴森五月,江南连日黄梅雨;

木毀石蒙,了断山盟玉发呆。

二十二个字均为姓氏(参见《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姓氏”太无情了,算不算“无情对”?

因而,关于姓氏的应对,只用百家姓中的并且大家常见的姓氏为好,最好不让大家都来猜谜。当然我们应该看到“陶然亭/张之洞﹑石家庄/乔国老”,这两个无情名对,在那种环境中,用姓氏应对,效果极佳啊!值得借鉴学习。

✹✹常用辞格

无情对大量使用转品。这里的“转品”是个大概念,一是由词语对转为单字对。二是在应对时,其字意丶词性等多发生转品。三是对联常用辞格,如借义对、借音对、互成对、偏旁对等,都适用于无情对。

※互成对

互成对是指一句之中连用两个同类词语,再两两对举的偶对格式。如杜甫名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妻、子, 人伦门。诗、书, 文事门。以“妻子”对“诗书”, 即是互成对。

※当句对

当句对,是指一联两句既两句互对,又本句自对的格式。如杜牧《涪城县香积寺官阁》:'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出句中,'小院'对'回廊';对句中,'浴凫'对'飞鹭'。都是本句自对。两句之间,前四字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后三字再用时令对和连珠对,构成两句互对。

※自对

Θ阮元题杭州府贡院的联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按词性来说,联中后十六字,不'对仗'。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技巧:'桂子香时'对'槐花黄后','西湖月满'对'东浙潮来'。

自对即“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这样,既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王力:《汉语诗律学》)当句对﹑互成对,都属于自对,可统称为自对。

Θ无情对

冬虫夏草;

暮鼓晨钟。

这是采用自对形成的无情对。冬/夏,虫/草,

/晨,鼓/钟,均为同小门类对,自对工,内容差异大。

Θ无情对(引7)

婚结后乃根苗毋续,绝矣---联鸾凤俩皆丁克;

字对工而情意无关,果然---风马牛毫不相干。

根苗,草木花果门。情意,人事门。根苗,情意成为自对。

※借音对

一个词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读音,在联中用甲意;而在对偶时借用乙意,音也发生变化,称借音对。

Θ无情对

婚结后乃根苗毋续,绝矣---联鸾凤俩皆丁克;

字对工而情意无关,果然---风马牛毫不相干。

“相”(xiāng)在联中用甲意,副词,转品为称谓“相”(xiàng),与称谓“丁”(园丁)成“人伦”门工对。此为“借音对”。

※偏旁对

偏旁对是指相对字其偏旁相同。

偏侧对是指相对两字,一字取其偏旁义,一字取其全字之形,以构成同类工对的格式。又名“侧对”。如:玉鸡清五洛:瑞雉映三秦。“玉”与瑞之偏旁“玉”(王)同偏旁。又,鸡之鸟,雉之隹,为虫鸟同门类字。

※字侧对

字侧对,是指两两相对词语依据它们偏旁意义组成的一组同类工对的格式。如王禹偁《五更睡》:'趁朝鸡唤起,残梦马驮行。''朝'与'梦'不是同一义类的词,但'朝'字有'月'旁,'梦'字有'夕'旁,'月'旁和'夕'旁构成同类(时令)对,这就是字侧对。字侧对,就是依字之侧旁构成的同类对。关于偏旁对,可细分多种情况,这里统称为偏旁对。

《清稗类钞.诙谐类》'无情对'条有:

'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张之洞)对以'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字之下半为'牛',而'羣'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这里指'牛'“羊”可同入“动物门”,字侧对。兴观群怨是关于诗歌四大作用的联合性组词,而对句“欲解牢愁”却是一个短句。这个差异大。人事门对(欲/兴),卦名对,字侧对,偏旁对,联合性组词/短句等,充分利用辞格的作用。

※虚实互成对

指连用的实字与连用的虚字对举的格式。这与对联最重要的原则,虚字与实字不能相对完全不同了。如:

Θ王维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天地对有无,天文门与地理门词语(临对)∥反义动词。

Θ王昌龄

苒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盈虚/今古,反义形容词对时令门词语。

这类“虚字”与“实字”的相对,对常规对联,已有个别的存在,那么对于无情对可能有更多的表现,大家意见如何?。

Θ无情对(张引试作36)

吟唱中国,琴瑟鸭头绿;

荷兰大港,寂寥鹿特丹。

鸭头绿,词牌名。头、特,均含“大”的意思。

吟唱(联合动词)/荷兰( 联合名词),虚实互成对。琴瑟(联合名词)/寂寥(联合形容词),偏旁对,虚实互成对。

※对称词

车/马, 这一类组词,其字虽不属同门,甚至不属同类,但往往用于对称组词。这类词语如果用于对偶,也被认为最工。这类词语如:心跡、老病、金玉、金石、人地、天地、人物、兵马、诗酒等,估且称作“对称词对”。

参考文献:

常江·《对联知识手册》

中国楹联学会·《联律通则导读》·2010年

王力·《汉语诗律学》

朱承平·《对偶辞格》

北京出版社·《语文基础知识》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清代·《诗学初范》·“分类平仄字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