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机组可能会对数据的使用和操作产生各种疑问,例如机载导航数据与NAIP公布资料可能会有部分差异、生效日新旧数据该如何选择、使用过程中出现断点等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下面将对实际运行中的案例常识进行介绍。 1 跑道入口点名称与航图不一致❓ 成都RWY02R离场程序GURET-8X跑道入口点为UU620,而机载导航数据编码为DE02R,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坐标一致而名称却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跑道入口点坐标属于加密信息,在AIP中不对外公布,机载导航数据库供应商制作数据的数据源是AIP,供应商无法获得跑道入口点信息,只能通过跑道物理属性计算出跑道入口坐标并重新命名。而NAIP中跑道入口点可能为五字码点,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命名不一致。其实两个点都是跑道入口点,只不过由于供应商无法获得跑道入口点的信息而自定义命名了该点,并不影响相关程序的使用。
2 生效日数据切换问题❓ 生效日切换当天FMC中会有新旧两期数据。在洲际航线中航班需要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资料生效时间不完全相同,那么实际运行应该选择哪期数据呢? 对于此类问题,业界多使用“过渡期”的方法确保数据切换过程中航班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说,生效时刻前后各24小时内为数据切换过渡期,管制对于新旧数据的计划都可接受。
另为保证飞行安全和降低操作负荷,建议机组在执行跨生效日航班时,根据飞行计划中显示的数据库生效期,选择相应的机载导航数据,并严格 听从ATC指挥。
3 对外公布航路P点缺失问题❓ 对于A343航路,NAIP资料中公布航路点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航路点不一致,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由于P点为不对外公布点,机载导航数据库供应商在根据AIP制作航路数据时,无法获得P点信息,因此机载导航数据库中对外公布航路不存在P 点,与NAIP公布航路点有差异。例如,机载导航数据库中A343航路走向中无P178信息。
4 对外公布导航台坐标差异问题❓ “龙门”导航台坐标,机载导航数据库中坐标与NAIP公布资料有差异,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机载导航数据库中对外公布导航台坐标数据源为AIP,而国内机组使用的航图数据源为NAIP,由于AIP与NAIP导航台坐标不一致,导致航图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对外公布导航台坐标有差异,该差异是局方为保密添加的,不影响运行。例如“龙门”导航台坐标,机载导航数据与AIP一致,与NAIP有差异。
5 等待程序时间编码唯一性问题❓ 执行伦敦希斯罗航班过程中,在接到ATC命令时飞行高度为FL160,此时等待时间为1.5分钟,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编码一致,飞机进入等待前ATC指令高度已下降到FL110,此时等待时间应为1分钟,而机载导航数据库中编码仍为1.5分钟,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数据不一致,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该数据不一致的原因是受编码规则限制导致的,机载导航数据库中等待程序的等待时间编码只能有一个值,无法编码更多数值,因此无法根据高度要求不同而自动切换,该问题属于ARINC424编码规则限制导致的。建议机组执行等待程序前严格核对航图及机载导航数据是否一致,发现不一致及时修改,以保证程序执行正确。
6 离场程序切换时高度限制保留问题❓ B787执行北京首都机场离场程序时,先选择ELKUR-9ZD并连通W40航路,后切换执行ELKUR-8ZD时,ELKUR-9ZD程序中ELKUR点的高度限制FL197被保留,而ELKUR-8ZD程序中ELKUR点的高度限制为FL187,导致航图与机载导航数据库中高度限制不一致,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属于B787的FMC逻辑问题,当离场程序与后续航路连通,再切换离场点相同的离场程序时,第一次选择的离场程序高度限制会被保留,使得机载导航数据库中离场程序离场点高度限制与航图不一致。该情况出现的条件有两个,一是选定离场程序并选择后续航路连通,二是切换的离场程序与原来的程序有相同的离场点。建议机组切换离场程序时,严格核对高度限制,发现不一致情况及时修改,避免出现因FMC逻辑问题导致的高度不一致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