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它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广受人们喜爱。 宋代定窑紫定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下面介绍 吉林窖藏出土的紫定印花碗 1975年吉林省博物馆(今吉林省博物院)文物普查队在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昌公社石碑大队樟木沟文物普查时,发现一处瓷器窖藏,出土全部为定窑瓷器,计44件。出土器类有碗、盘、盖钵等,口沿为定窑发明覆烧工艺的芒口,多数为白瓷,其中还有三件珍贵的紫定印花碗。遗憾的是,至今没有关于此批定窑窖藏的完整记载。《文物》1985年第8期文章《窖藏“紫定”印花碗》专门介绍此三件紫定印花碗。 ![]() ![]() ![]() ![]() ![]() “紫定”即酱色釉定窑产品,或称柿釉,是对紫色漆器的模仿。 ![]() ![]() ![]() 紫定印花碗,高5.3cm,口径16.5cm,底径8.9cm,重169克(通辽市博物馆藏) 宋代定窑黑定金银彩茶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定窑剔花矮腹瓶 (美国佛利尔沙克乐博物馆藏) 下面请欣赏定窑瓷器的主流白定 宋代定窑鲵人首鱼身形提梁壶 (大英博物馆藏)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宋代定窑贴塑印花孩儿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宋代定窑瓷器常见的器型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罐、炉等器形则比较少。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北宋早期的定窑刻花,构图、纹样都比较简单,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具有浅浮雕的美感。北宋中晚期,定窑的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 宋代定窑印柳斗纹齿口高足杯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宋代定窑婴戏荷叶枕 (日本美术馆藏) 宋代定窑刻划花大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定窑印花龙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定窑剔花枕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北宋定窑划花螭纹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北宋定窑划花莲花螭纹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北宋定窑划花鱼纹大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定窑白釉瓷法螺
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定窑白釉瓷法螺 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白釉瓷龟
静志寺地宫出土北宋白釉花口高足盘
静志寺地宫出土定瓷净瓶
定州博物馆四人抬轿
从以上藏品照片可以看出,定窑瓷器有的器型怪异,其原因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 一是认为受道教的需要和影响,烧造与道教有关的器物; 二是认为受佛教的需要和影响,烧造与佛教有关的器物; 三是认为定窑是一个庞大的窑系,有的窑处在少数民族地区,受少数民族审美和使用的需要,烧造具有少数民族瓷器风格的器物; 四是认为受其它窑口瓷器造型的影响,烧造与其它窑口瓷器同样或类似的器物。 以上几种说法,是否有道理?还有其它什么原因?请大家在留言中参与讨论。 |
|
来自: RK588 > 《古玩收藏、鉴宝和文物考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