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張先民 2025-04-11

行业变局:数据与场景催生千亿赛道


2025年的热词必然离不开具身智能,全球科技企业各显身手,开启商业化落地探索之路。

据IDC分析,在多行业场景应用驱动下,商用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具身智能技术最先落地的机器人载体,即发展成具身服务机器人。

具身服务机器人是指一种具备物理实体形态,能够通过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学习等综合能力,与环境进行物理交互,在真实物理环境中自主或半自主地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系统。

IDC报告显示,具身服务机器人自2025年开始逐步落地,到2030年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近939亿美元,将实现86.2%的高速复合增长,从餐饮、酒店、商超、文娱到医疗、金融、康养等场景,各细分领域都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一数据背后,是服务业对“智能员工”的迫切需求,传统人力成本攀升与标准化服务缺失的矛盾,正在为具身服务机器人创造历史性机遇。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在这场变革中,擎朗智能的布局轨迹暗合行业进化逻辑。擎朗智能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深耕十余载,见证了行业的变迁发展,在不同阶段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高效的创新能力。1.0时代,彼时的服务机器人只具备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初级形态,主要实现单一任务的执行。随着行业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演进,擎朗智能不断拓展产品与解决方案,使服务机器人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智能交互能力,并逐步向多场景适配方向升级。如今,在3.0时代,擎朗智能正聚焦推动服务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化,即具身服务机器人,向更高智能化、自主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机器人在自主感知、灵活决策和复杂任务执行方面的能力,以满足日益丰富、多样化和高标准的市场需求。

产品破局:人形机器人落地服务业“最后一环”


近期,擎朗智能再次交出一份具身服务机器人商业化的阶段性答卷——推出最新的人形具身服务机器人XMAN-R1。

实际上,早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擎朗就针对海外服务场景中的梯控难题,创新性推出了全球首个双臂具身服务机器人,即擎朗XMAN系列的首款产品——XMAN-W3。这是行业内首个在商用服务机器人上实现了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的落地应用。XMAN-W3利用云端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大脑”实现了长程任务规划和复杂场景理解,并通过在原有酒店机器人W3双侧增加机械臂,结合完成轨迹规划、安全交互等任务的“小脑”,实现按电梯、取放物等具身操作。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这能适应更多复杂场景需求,推动擎朗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化应用。

而人形机器人XMAN-R1更是一如既往地继承了擎朗智能的务实基因,可以说它就是“为服务而生”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岗位化、亲和力、安全性”,天然适配擎朗智能所深耕的服务行业场景。XMAN-R1目前已经具备在服务行业中包括“配餐-送餐-收餐”、“迎宾-配送行李”等复杂任务理解与长程规划决策的能力。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从岗位化维度来说,XMAN-R1学习服务人员的动作逻辑与姿态,从双手递物到移动控制,融入场景需求,贴合岗位特征,与擎朗配送、清洁机器人分工协作;为更好的融入服务场景,XMAN-R1参考人体比例,打破机械感,融入科技与稳定设计。配备大语言模型、表情反馈等拟人交互功能,提升服务亲和力。

安全性方面,XMAN-R1搭载11项多模态传感器,结合自研三维重建技术,实现360度高精度感知。凭借智能避障能力,保障人机协作及人群安全,延续擎朗服务机器人的安全基因,适配餐厅、酒店、医院等高频人群密集场景。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同期发布的清洁机器人家族与营销&窄道配送机器人T11,则进一步拓展擎朗智能的产品线与应用场景。前者清洁矩阵产品可以覆盖全场景,后者凭借49cm超窄通行性可以覆盖更多配送新场景。

战略升维:数据飞轮转动商业未来


当同行还在实验室打磨单机性能时,擎朗智能已经构建起独特的商业逻辑:用15年时间验证了“专用先行”的可行性路径,完成了服务机器人的全球化商业落地普及,通过专用机器人创造场景入口,成为少数具备“场景拓展-数据积累-技术升级-场景再拓展”闭环能力的企业;全球10万台落地机器人组成的“数据采集网络”,每日新增数亿条环境数据与千万次交互记录的沉淀,海量场景数据持续反哺算法优化,持续推动擎朗具身智能突破能力边界。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专用机器人的价值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为通用化提供数据燃料。”擎朗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通强调。未来,XMAN-R1将与擎朗专用服务机器人实现数据共享与“岗位化”任务协同,无缝融入擎朗商业生态,完成场景任务闭环与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任务协作。例如,在餐厅中,XMAN-1可以独立完成取酒倒酒、放置托盘等配餐动作,并通过机器间任务调度,将餐品交接给配送机器人T10按最优路径送餐,并在最后完成桌面清理任务;在酒店中,则与大载重配送机器人S100、清洁机器人C30等协作完成行李配送服务。也就是说,“XMAN-1的发布不是替代,而是对现有机器人生态的完善和升维,去解决服务行业的最后一环任务难题。”

人形机器人竞争下半场:谁拥有场景 数据,谁定义“具身商用智能”


擎朗能够根据不同商业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岗位化分配任务环节,以应对服务场景内的更多需求。

这种以数据为纽带、场景为驱动的生态构建,有望推动具身服务机器人的商业化普及,或许也正是打开千亿市场的终极密钥。

回归商业本质的务实革命


当行业陷入“双足VS轮式”“通用VS专用”的技术路线之争时,擎朗智能用“岗位化”战略撕开一道口子——与其追求完美拟人,不如深耕各类服务场景中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务实路径,或许正是中国服务机器人穿越周期、定义全球标准的破局之道。

特刊 | 该文章由擎朗智能提供,非《财富》(中文版)编辑内容,文责自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