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商山早行》,自然是写在商州境内,而商州城北不远就有一个板桥镇,这个地方自然就吸引了我 板桥镇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国道高速铁路都通,从西安过去一个半小时,从商州城过去才二十多分钟。 到了板桥镇后却有些失望。 镇真是小,只有一条和国道垂直的主街道,然后就是沿着国道建的门面房,不说平时,就是逢单日子集,也散得快,是个“猴娃子集”。 镇上看着都是新建筑,问问这里是没有老街的,就是卖吃食的,也只有主街延伸到国道边上一溜几个小摊摊,卖的无非就是凉皮凉粉饸饹夹馍之类。 好像没有什么转的。 了解了一下,这个板桥镇其实是由原来的蒲峪乡、龙王庙乡合并的,板桥镇好转的地方不多,但是不远的龙王庙乡却是一个好地方,是商州人的宝藏出游地。 可叹的是现在地图上却找不到龙王庙这个地方,导航上只有一个龙王庙初级中学,有初中的地方,应该就是原来的乡政府驻地。 沿着国道旁边的石鸠河上溯,一路过槐树村,看着景色就好起来了,难得的是这一路村庄很多人烟稠密,没有一点儿山间僻野的感觉。 望文生义,石鸠河就是河道里有石斑鸠,我知道斑鸠是种鸟,石斑鸠是啥却不知道。但是这个石鸠河还有个名字叫做“十景河”。 这个说法我倒是明白,就是说这里的景点多:悬崖绝壁险滩瀑布,深山古寺洞穴奇观。 利用一天时间到这里闲转,真是惊鸿一瞥。 沿石鸠河上溯两公里左右,忽然山峰突兀而起,这就是著名的刘秀山。 下面峡谷深邃直插云天,石鸠河水砸巨石溅深潭,素湍绿潭,真是一个好去处。 潭名响潭碥,也叫刘秀潭,自然和王莽追刘秀的故事有关,留下众多传说。这个故事是就不编了,大家发挥想象力。 路边有一个寺庙,名曰观音寺,虽然不大,但是山花灼灼,墙壁上的浮雕“均分利舍”不知是何典故。 响潭碥上面汽车可以开到河道,河道中间有一似军舰的巨石,倒是一个绝佳露营地。不知道我所说的巨石,是不是所说的石斑鸠。 接着前行不久,路边有标牌“静莲寺”。 寺庙就在石鸠河边,极其幽静。据说是西安大兴善寺,用拆除保留一座大殿的砖瓦、木料及十尊佛像恭请来建,旨在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外面的村户人家,老房子在青山山花的映衬下,特别的上镜头。田间地头走走,好惬意。农人已经开垦好土地,不知道春耕的作物种下去没有。 接着前行,石鸠河畔开阔起来,田地人家也更多起来,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我们没有在龙王庙初中这里停留,接着往李河村方向走,看着春天的山野,就像是在画中游览。 这个巷洞不知道是什么用,我们猜测是曾经废弃的矿洞吧。 我们出行一般的原则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定是要把水泥路走完的。 水泥路的尽头有两个分岔,右手一条上到尽头,有人家正在路上转运砂石,准备着盖房子,他们说这里叫做南凹,往前走一些已经是路的尽头了。 远远望去,层层梯田上野花斑驳,不是野桃就是连翘。 我们是闲人,不打扰他们干活,掉头下来再岔路口往左手方向走。 谁知道这路竟然更窄更陡,中间还有一个岔路,我们直接往右手上行,凭着感觉这样能行到高山之巅。 一路几乎没有会车的地方,坡急弯陡,但是上去后给了我们惊喜——这是一个空中村落。 路边的山桃花,半开的梨花,还有满山遍坡的油菜花,远远近近高高下下的老房子参差点缀,这个隐秘的村子,不就是大山中春天最美的风景么? 门牌号上写着“潘河村上山组”。村中少有人住,和一户人家聊天,大多是出去打工,不过这里水电都通着。 这里海拔1300米,温度要比下面低,满村的花朵无人欣赏,便宜是我们。 恋恋不舍中,我们下山返回。 据说板桥镇沟岔宝藏地方很多,龙王庙石鸠河这里更是一个秘境,此次出行只是打开了一个盖子,这里还有很多值得探访的地方,期待下次。 纪行四句: 临溪濯碧水,驱车上春山 山花行十里,层峦又一湾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