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治云 翠影摇晴,看杏蕾初开,粉艳香凝。妍蕊沾蝶,舞态轻盈。香阵暗度风清。赏幽深庭院,有绝色,满树芳英。返回燕,在檐巢絮语,细说春情。 韶光又来雅赏,念往昔佳期,如梦难凭。绿绕纱窗,红笺书恨,空对冷月孤灯。有离愁幽怨,花易谢,流水无停。最心惊。把几多心事,都付啼莺。 2025-4-9 【赏析】 这首词《春从天上来·红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杏的娇美与春天的意境,同时融入了词人的情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作品。以下是对它的分析: 景物描写与意境营造 红杏的描绘: 开篇“翠影摇晴,看杏蕾初开,粉艳香凝”便将红杏的形态、色彩与香气展现得淋漓尽致。“翠影摇晴”营造出一种晴朗、生机勃勃的氛围,红杏在这样的背景下初绽,粉色娇艳的杏蕾带着浓郁的香气,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 庭院春景: “赏幽深庭院,有绝色,满树芳英”,将红杏置于幽深的庭院之中,满树的红杏成为庭院中最为耀眼的“绝色”,进一步突出了红杏的美,同时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庭院春景。 动态描写: “妍蕊沾蝶,舞态轻盈,香阵暗度风清”,红杏的花瓣吸引着蝴蝶在其周围翩翩起舞,花香随着微风轻轻飘散,这种动态的描写让画面更加生动,使整个春天的氛围更加鲜活。 情感表达 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 “韶光又来雅赏,念往昔佳期,如梦难凭”,词人看到红杏盛开,又想起了往昔的美好时光,但那些时光却如梦一般难以捉摸,无法再回到过去,体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离愁与幽怨: “有离愁幽怨,花易谢,流水无停”,红杏虽美,但花期短暂,容易凋谢,就如同词人内心的离愁与幽怨一样难以排遣。流水的不停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与哀怨的情感。 心事的寄托: “最心惊。把几多心事,都付啼莺”,最后词人将自己心中的诸多心事都寄托在了啼莺身上,以啼莺的叫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艺术手法 拟人化: 词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妍蕊沾蝶,舞态轻盈”将红杏的花瓣拟人化,赋予其舞动的姿态;“返回燕,在檐巢絮语,细说春情”则将燕子拟人化,让它们在檐下巢中细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情意,使景物更具灵性,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动静结合: 既有红杏静立庭院、花瓣凝香的静态描写,又有蝴蝶飞舞、花香飘散、燕子絮语等动态描写,动静结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生命力。 借景抒情: 整首词以红杏为中心,通过对红杏及其周围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词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喜怒哀乐。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红杏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内心的离愁与幽怨,情感真挚而含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唐治云简介】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40):漓水长清忆芳华(六阕)——题广西师大中文系1963级学生时代老照片编册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44): 家国情怀铭史册,中华崛起溯渊源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47):老迈雕虫虽小技,风光无限入诗题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56):七律·步韵[南宋]朱淑真七律十首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58):李洪雄《喜结良缘》词赏析评析者 唐治云(桂林)诗词集选(60):竹韵荆楚百期录刊 诗词文十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