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经典大部头。奥派经济学。《人的行为》是202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内容简介 《人的行为》将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放在“人的行为通论”之大框架内条分缕析,从而形成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和行为学交融的鸿篇巨制。其内容分为:人的行为、社会框架内的行为、经济计算、市场社会的交易经济学或经济学、没有市场下的社会合作、受阻碍市场经济、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这部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又一部市场经济理论,仿佛人类经济行为的博物馆,从中不难发现人类行为背后的终极推动因素,即互惠与合作。“看不见的手”被米塞斯解释为“个人无数行为之结果”。 图书目录 第四版前言第三版前言绪 论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第一章 行为人1 有目的之行为与动物反应2 人的行为的先决条件3 作为终极给定的人的行为4 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学研究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5 作为行为要求的因果关系6 第二自我第二章 人的行为科学的认识论问题1 行为学与历史学2 行为学的形式性与先验性特征3 先验与现实4 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5 方法论的单元论原则6 人的行为的个体特征与变化特征7 历史学的范畴与具体方法8 概念与理解9 论观念类型10 经济学的程序11 行为学概念的局限性经济学以及违背理性的反动1 违背理性的反动2 多元逻辑说的逻辑方面3 多元逻辑论的行为学方面4 种族多元逻辑论5 多元逻辑论与理解6 理智之理由对行为范畴的首次分析1 目的与手段2 价值尺度3 需求尺度4 作为交换的行为第五章 时间1 作为行为学因素的时间2 过去、现在与未来3 时间的节约4 行为之间的时间关系不确定性1 不确定性与行为2 概率的意义3 类别概率4 案例概率5 案例概率的数值评估6 押注、赌博与玩游戏7 行为学预测人类世界里的行为1 边际效用定律2 收益定律3 作为手段的人类劳动4 生产第二部分 社会框架内的行为第八章 人类社会1 人类合作2 对整体社会观与形而上学社会观的批判3 分工4 李嘉图协作定律5 分工的影响6 社会中的个人7 伟大的社会8 侵略与毁灭的本能思想的角色1 人类理智2 世界观与意识形态3 势力4 社会改良主义与进步思想第十章 社会内部的交流1 自闭交流与人际交流2 契约关系与霸权关系3 计算行为第三部分 经济计算第十一章 无计算的估值1 手段的分级2 价值与价格基本理论关于易货的虚构3 经济计算问题4 经济计算与市场第十二章 经济计算层面1 货币分录的性质2 经济计算的极限3 价格的可变性4 稳定5 稳定思想的根源作为行为工具的货币计算1 作为思维方法的货币计算2 经济计算与人的行为学第四部分 市场社会的交易经济学或经济学第十四章 交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1 交易经济学问题之界定2 想象性建构法3 纯粹的市场经济4 自闭经济5 静止状态与均匀旋转的经济6 静态经济7 交易经济学功能的整合第十五章 市场1 市场经济的特征2 资本货物与资本3 资本主义4 消费者的主权5 竞争6 自由7 财富与收入的不均等8 企业家的盈亏9 进步经济中的创业盈亏10 发起人、经理、技术人员和官僚11 选择过程12 个人与市场13 商业宣传14 “国民经济(Volkswirtschaft)”价格1 定价过程2 估值与评估3 高阶商品价格4 成本会计核算5 逻辑交易经济学与数学交易经济学6 垄断价格7 商誉8 需求垄断9 受垄断价格影响之消费10 卖方的价格歧视11 买方的价格歧视12 价格的关联性13 价格与收入14 价格与生产15 非市场价格之幻想第十七章 间接交换1 交换媒介与货币2 对一些普遍错误的观察3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4 货币购买力的确定5 休谟和穆勒问题与货币的驱动力6 现金引起的和商品引起的购买力变化7 货币计算与购买力变化8 购买力预期变化之预测9 货币的特定价值10 货币关系的重要性11 货币替代品12 信用媒介发行的限制13 现金持有之规模与构成14 收支平衡表15 地区间汇率16 利率与货币关系17 二级交换媒介18 通胀主义历史观19 金本位制第十八章 时间流逝中的行为1 时间周期估值视角2 作为行为必要条件的时间偏好3 资本商品4 生产周期、等待时间与储备期5 资本商品之可转换性6 过去对行为的影响7 资本的积累、维持与消耗8 投资者的流动性9 货币与资本;储蓄与投资第十九章 利息1 利息现象2 原始利息3 利率水平4 不断变化经济中的原始利息5 利息计算第二十章 利息、信贷扩张与贸易周期1 问题2 总市场利率中的企业家成分3 作为总市场利率成分之一的溢价4 贷款市场5 货币关系变化对原始利息的影响6 受通胀与信贷扩张影响的总市场利率7 受通缩与信贷紧缩影响的总市场利率8 贸易周期的货币信贷或流通信贷理论9 受贸易周期重现影响的市场经济第二十一章 工作与工资1 内向型劳动与外向型劳动2 劳动的快乐愉悦与枯燥乏味3 工资4 交易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5 毛工资率与净工资率6 工资与生活费7 受劳动负效用影响之劳动力供给8 受市场变化影响的工资率9 劳动力市场第二十二章 非人类的原始生产要素1 关于地租理论的一般观察2 土地利用中的时间因素3 次边际土地4 作为容身之地的土地5 土地价格第二十三章 市场数据1 理论与数据2 权力的作用3 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作用4 作为数据的真实人5 调整期6 产权限制以及外部成本与外部经济的问题第二十四章 利益之和谐与冲突1 市场盈亏的最终来源2 生育限制3 “正确理解”之利益的和谐4 私有财产5 我们时代的冲突第五部分 受阻碍市场经济第二十五章 政府与市场1 干预2 政府职能界定3 作为个人行为终极标准的正义4 自由放任的含义5 政府对消费的直接干预第二十六章 通过税收进行的干预1 中性税2 总体税3 税收的财政目标与非财政目标4 税收干预的两个类别第二十七章 对生产的限制1 限制的性质2 限制的代价3 作为特权的限制4 作为经济制度的限制第二十八章 对物价结构的干预1 政府与市场自治2 市场对政府干预的反应第二十九章 货币与信贷操纵1 政府与货币2 法定货币立法之干预方面3 现代货币操纵方法之演变4 货币贬值的目标5 信贷扩张6 外汇管制及双边外汇协定第三十章 财富的没收与重新分配1 没收的哲学2 土地改革3 没收性税收第三十一章 战争经济学1 全面战争2 战争与市场经济3 战争与自给自足4 战争之负效用第三十二章 福利原则与市场原则1 反对市场经济的理由2 贫困3 不平等4 无保障5 社会正义第三十三章 干预主义危机1 干预主义的收获2 储备基金的耗尽3 干预主义的终结第六部分 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第三十四章 经济学之难以详述性1 经济学之独特性2 经济学与公众舆论3 旧自由主义者之幻想第三十五章 经济学在学习中的角色1 经济学研究2 作为职业的经济学3 预测作为一个职业4 经济学与大学5 普通教育与经济学6 经济学与公民7 经济学与自由第三十六章 经济学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1 科学与生活2 经济学与价值判断3 经济认知与人的行为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年),20世纪著名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袖之一,被认为是亚当·斯密之后最重要的市场经济理论家,以其对消费者至高无上主权的强烈信念而闻名。他的弟子中有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穆瑞·罗斯巴德……其中哈耶克在1974年作为自由经济学的代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生前由于福利经济学和干预主义经济学之盛行,其理论并不受主要经济学家待见,在纽约大学长期无薪工作。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滞胀的情况下,他的理论又重新回到经济学家及大众视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