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日照图的地理题目特点居然是:字越少,事越大?

 阳光盛大 2025-04-12 发布于江苏
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尤其是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节,是很多学生难以逾越的障碍。最难的是纯粹的日照图题目。像日照图的地理题目特点居然是:字越少,事越大?
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字越少,跳跃性越大!
字越少,需要调取的知识就越多!



例如,下面这道题目,文字信息少得可怜,就连示意图的信息量也“抠抠搜搜的”,但是围绕这点信息量,却出了三道小题目。如果要做好这类题目,要怎么做才能最有效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

南京(32°N,118°E)某中学学生用广角相机记录天空中的太阳轨迹,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外围圆圈为地平圈,圆心O为天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

1. 甲方位是(   

A. 东南方       

B. 西北方       

C. 东北方       

D. 西南方

2. 太阳位于M位置时(   

A. 东京(139°E)在正午附近       

B. 新德里(77°E)约为16

C. 乌鲁木齐钟表时间8时左右       

D. 开普敦(18°E)日出东南

3. 太阳视运动轨迹从③到②期间(   

A. 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减小       

B. 黄赤交角逐渐变小,直到为

C. 南京朝正南墙壁光照时长减小       

D. 南半球非极夜地区昼长增加


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

南京位于32°N,所以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即太阳位于天顶以南,所以O点下方为南,所以甲点位于偏北方;

该图为从地面仰拍天空,所以该图所表示的是我们抬头看天空的效果,并且此时面朝南方,所以左边为东,右边为西,所以甲位于偏西方向,即位于西北方向

问题:你如何在图上做出辅助线?区分出天顶以及东西南北方向了吗,你的推理过程是什么?你确认出三条线,谁是二分、谁二至呢?

你有标出太阳视运动的轨迹吗,包括方向。你发现二分线、二至线有什么规律吗?

   你有动笔的习惯吗?好,请把你的动笔的笔记晒一下哦

2.

太阳位于M点时,距离正南方向较近,应该为正午之前,南京为118°E,与120°E相差不大,地方时与区时相当,所以此时大概为区时11时左右;南京为东8区,东京位于东9区,比南京早1小时,故可能在正午附近,这个理解了,那其他的就简单多了

这个考题是考地方时、时区、时差问题的,这些基本知识,你掌握了吗?你能熟练调取相关知识吗?能快速讲解相关知识吗?

你遇到过哪些相似的题目,或者比这还难的问题呢?那个问题是什么问题?

来,请把你掌握的相关知识梳理一下或者说一说。

3.

③为夏至日轨迹,①轨迹正午时太阳距离天顶最远,为冬至日,②位于两者之间,所以为二分日轨迹;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从③到②期间,即由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缩小,向高纬度移动,所以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纬度增大,A错误;

黄赤交角为赤道平原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接近为固定,与直射点移动无关,B错误;

朝正南墙壁的光照时间为太阳位于正东到正南,再到正西的时间之间都可以受到太阳光照。夏至日到秋分日,南京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太阳升至正东的时间逐日提前,到达正西的时间延迟,所以朝正南墙壁光照时长增加;

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南半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昼长逐渐增加。

这题考了黄赤交角、考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考了晨昏线知识、考了昼夜长短,关于这些,书本上的基本知识,你梳理清楚了吗?

还有一个,关于日出日落方位问题,你心中有数吗?

再比如,晨昏线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地图上的示意,你都掌握了吗?

有人这样总结——“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有昼夜交替的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你是怎么总结的?来,请你晒一下。

那么,你有没有把相关知识建构了知识体系?建构知识体系后,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即答案!

最好的答案,就是你要能提出问题,你要能自觉地提出问题,你要能不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就是答案。

请把题目的图文做到积累本上,做好笔记。


【答案】4. B    5. A    6. 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