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下级,请谨慎用好你的饭碗

 金之桥 2025-04-12

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中低层领导,只要其不是某单位或某组织的所有者,都可以称其管家,就是替老板来管理资源、来管理组织,并且使组织发展光大,当然,这更多的是从老板角度而言的,至于从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来说,充其量都只是个混饭吃的地方,以及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再实现所谓的理想或目标。

虽说从高层到基层,都是替老板打工的,但不同的人员,即便都是所谓的找个饭碗,在对待这个饭碗的形式上也是不同的,有些职场同志,比较识时务、也比较喜欢跳槽,只忠臣于饭碗,而不忠诚于老板,有些职场同志,认为难得有老板收留,得往死了效忠,与老板共进退。

既然底下职员,无论高层基层,都存在各种心态目的,作为老板或领导,在进人以及用人就得区别对待,同样一个岗位,不同人员的对待态度不同,就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后果,因此,必须切合人才的适配性来安置岗位,否则,出了问题,你找此同志背背锅可以,但若要究其责任,鄙人认为,不是做事人的问题,反而是安排其岗位的领导或老板的责任更大。

如果你对某某同志不了解,就安排其特定岗位,这表示了昏庸,如果你对某某同志了解了,仍旧胡乱安排岗位,这就叫找死,也就是说,即可能害了这位同志,同时也害了自己以及组织,毕竟任何组织职员都是与组织利益挂钩的,所谓一损俱损。

老板以及领导在进人、用人,不能一味求全,只能发挥人才优势,规避人才短处可能带来的风险,这就够,毕竟职场环境没得选,人才资源库的人才也没得选,自古无完人,老板和领导在求全人才的同时,其实在在跟自己过不去。

所有的老板或领导,可能都想拥有即能干,又绝对忠诚人才进来,但现实给不了答案,你等呀等呀,最后只剩后继无人,刘备将蜀汉交给诸葛亮之后,蜀国的人才便出现断代迹象,所谓的人才,首先的标准是才能,而不是品德,毕竟伟大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而不是道德标榜出来的。

1、靠能力吃饭的,就要用好此同志的能力,当此同志能力得到发挥,也同时获得相应的利益,其实就会在一定上是忠诚的,只不过作为领导或老板不要将此就认为是对你这个人的忠诚,也可能只是对饭碗忠诚,或二者兼而有之。

所以,对靠能力吃饭的同志,对组织以及老板确实存在不少好处,但同时也存在弊端,毕竟靠能力吃饭的职员,很可能与领导的价值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忠诚度不够,这类同志的岗位安排,可以放在一线,但不能放在后院或大后方,否则,背后捅刀子就是很可能发现的事情,比方说,顾命大臣,辅助继任者的岗位,再比如说留守根据地、守住大本营的任务,就得交给忠诚度高的职员为主导。

2、靠背景身份吃饭的,这类职场同志,可能已经是既得利益者,或者与既得利益者关系密切,在资源利益已经掌握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守住已有的利益就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对待这类职场同志,给他们安排艰巨任务、重大任务,或者受苦受累的活,是不合适的,多数情况下,这类职场同志需要的是稳定与安全,活少待遇好,这类同志可以给其轻松的岗位、给优越的待遇,但不要给过多过大的权力,毕竟这类同志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你站台,吸引或者稳住人心的作用,比方说给他个顾问干,因为他的身份光环效应,可以为组织链接一些资源,而从心态上就不打算好好吃苦受累干活的同志,给他太多的权力,只会坏事。

3、靠多重饭碗吃饭的,还是那句话,人的觉悟并没有那么高尚,为你效死忠这种极端忠诚的行为,在职场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多数情况下,人都只忠诚于饭碗,谁给他饭碗,便可能为谁服务,而如果有多重饭碗在手,则对某个饭碗的忠诚度便会大大降低。

针对这类问题或同志,通常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打破此同志的其他饭碗,使其只有你这一只饭碗可用;二是如果无法破坏,就只能另组一组系统,重新找一帮需要饭碗且能干事的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在多重饭碗竞争之下,如果你能做到成为最大的那只饭碗,其它的饭碗,这类职场同志也就会逐渐放弃,转而只服务于你,毕竟做大做强,才能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