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1494—1533)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字履仁,后更字履吉,号雅宜山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工诗善书,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门三家”,书法以楷书、行草见长,尤以行草书风疏朗萧散、清逸脱俗而著称。其《行草书七言诗册》是其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学价值。 ![]() 王宠的《行草书七言诗册》具体创作年份暂无明确记载,但根据其生平推断,应为其艺术成熟期的作品(约1520年代)。王宠一生短暂,仅活至39岁,但其书法风格在30岁后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特的“疏淡空灵”之气。此诗册可能为其晚年所作,体现了他对晋唐法度的继承与个人心性的抒发。 ![]() 王宠行草以晋人风韵为根基(尤得王献之、虞世南神髓),又融入唐代草书的流畅与宋代尚意书风。其用笔中锋为主,线条圆润遒劲,转折处多提按顿挫,但锋芒内敛,形成“外柔内刚”的独特质感。 ![]() 诗册整体章法极富特色。字与字之间较少连绵,多以独立字形错落分布,行距宽绰,留白大胆。这种“疏可走马”的布局,营造出静谧悠远的空间感,暗合诗中隐逸之趣。 ![]() 王宠书法不追求技巧的炫目,而以“韵”取胜。诗册中笔画简省自然,少有夸张的提按或飞白,却通过微妙的轻重变化与节奏把控,传递出从容淡泊的心境,被誉为“书中有诗,诗中有禅”。 ![]() 文徵明赞其“虽少年之作,已具老成之风”;何良俊称其书“如山林高士,不染尘俗”。 ![]() 王宠的疏淡书风对晚明董其昌、八大山人等影响深远,尤其在文人书法中树立了“以韵胜形”的审美标杆。近代学者白谦慎亦将其与傅山并论,强调其“非刻意求奇”的艺术哲学。 ![]() ![]() ![]() ![]() |
|
来自: 黑天鹅20010520 > 《行草7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