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老师一来,不是悦读就是悦听

 焦际空间 2025-04-13 发布于山西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诗经.周颂.丰年》

       又是一个安静的早晨,这也意味着,惊搅我们一天一夜的超大邪风,算是基本上消停了。
       可能是因为没在伤害性最大的夜风中摇摆吧,清早起来到院里查看,除了满地的榆钱,再无其它的异样,这让我有了一种错觉:它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可怕,想必也不会阻碍人们白天里的行程吧。难道真的是太行山出手拦住了这邪恶的大风,让严阵以待的山西人如释重负吗?这风顶多也就是七八级的样子,七八十斤的人完全可以照常出门的……
       又想起《戏说乾隆》中那个什么九念过好几遍的台词:太行山,比天高,风在半腰过不来……


       但这温度,确实降了很多,又有了种重返冬天的体感,我不得不翻出一件保暖内衣穿上,给自己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安慰。
       我的真实目的却是:下午要去东湖湾参加周六读书会的,还是趁早穿厚点,省得等车时在风中哆嗦。

       时至下午,我提前半小时出门,更是提前一站就下了车,从尧梦湖南门进去,一路走一路看,慢悠悠地晃到了东门。
       时间仍有些早,就找个长椅坐下看了会《隐擎》,也是有些好笑:都快要进夏天了,竟然还有机会晒太阳,风啊风,你可真能捉弄人啊!


       两点半左右,进了售楼部二楼的雅集空间,随后到来的有薛总、小花姐、乐活姐、橘子、育芳老师,竟然还有两个小朋友,是王总带来的……大家一起等着李东老师到场,下午的课由他来讲,主题是《古训新解:弟子规在现代生活的回响》。
       很快,李东老师也到了,不光是风采依旧,他的声音也依旧是那么悦耳动听。

       
      《弟子规》虽说是启蒙阶段的儿童读物,又是清朝人编写的,每句话都是浅显易懂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大人们还是有理由一读的,先不说能做到多少,许多字是从一开始就读错了的,有些可以怪幼儿园老师教错了,有些可以归罪于口音和方言问题,但还有一些,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了,呵呵!


       李东老师恰恰是这方面的“纠错专家”,不管是朗诵还是吟诵,都是字正腔圆,毫无瑕疵的。
        知道大家都爱听他诵读和吟唱,李东老师就一首接一首地诵读或吟唱起来,先是《沁园春.雪》,然后是《观沧海》,再然后是《周颂.丰年》,他还给两个小朋友示范了《弟子规》里的正确读法,孩子们的学习力是远胜过大人的,当场就纠正了过来。


        李东老师还讲到了“孔子说三季人”的故事,我在网上找到一段孔子解释给弟子的话:你看那人一身青衣,应该是蚂蚱所变。蚂蚱春生秋亡,哪里见过冬天啊,在它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冬天。所以它就是个三季人,你和它讨论上三天三夜,也没有用啊!
        复制粘贴过来后,我特意把原来的“他”改成了“它”,因为被人指出原形的“三季人”,已经算不得人了。

       同样的,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三和市牌匾事件”,这一“要绿不要红”闹剧的幕后操控者,各项“做人指标”也不比三季人强多少,可以用“它”来称呼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