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艺“走心”需要节奏感 春的脚步终于是来了, 新绿的嫩芽,待放的花苞,都如约而至, 点缀着这个大西北的都市, 连天上的云朵,也活泼起来,变幻着各种各样的姿态与表情, 在蔚蓝的天空徜徉,舒展翻卷, 不因那人世间的繁忙而乱了自己的节奏; 如果化身一只北归的大雁,鸟瞰广袤的华夏大地, 也许对她的归来,会感到更加地唯美和震撼,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由南到北,铺陈绿意,晕染花容, 如一位优雅的艺术家,执画笔描绘她心中的浪漫, 没有固定的制式,没有刻意的挖掘, 这个春,似曾相识,但用心感受,她终又与往不同…… 持续关注我们的玉友会注意到, 近期视频号的更新增加了频次, 这就是上篇文章中提及的——玉三少近期和田玉创作计划, 通过一系列传统雕刻题材,重塑美玉在自己心中的皮囊与灵魂, 正如是那些春花,岁岁年年花相似, 仔细观察,终会发觉,原来早已经不是当年那朵; 此刻坐在工作间里,面对着桌子上摆放的和田玉原料, 自己并没有急于去完成哪一件, 而是在时常观察,对哪一件的设计稿更满意, 画好的设计稿,还有没有修改优化的空间, 调整一个更好的状态,由心去雕刻,使自己更满意, 对,从自己内心出发,玉雕手艺需要有这样一种工作节奏; 小件有小件的琢磨,大件有大件的进度, 不以外在因素,改变自己的琢玉节奏, 就像春的画笔,不会因气候未暖而贸然施艺, 也不会因疾风骤雨而收敛花瓣,那些都是春的气息和意韵, 春是视觉的多姿多彩,是触觉的温暖柔和, 也是听觉的鸟语欢歌,是嗅觉的芬芳四溢, 当然还有花瓣的漫天飞舞,春雨的淅淅沥沥…… 同样是雕刻一朵莲花,但是与七八年前的感受早已不同, 这也是玉雕艺术的趣味所在,玉雕文化的魅力根源, 爱上一块美玉,可以是因为它的上好质地, 也可以是因为它好看的工艺, 但是如果能被其背后创作的立意所吸引,也许会爱的更为深情而浓烈,持久而愉悦, 能入心的美,那才是不枉此生的景致; 行业里的荷花题材,最常见的解读有: “一品清廉(莲)”、“一路(鹭)连(莲)科”、“花开见佛”、“连(莲)年有余(鱼)”等, 于如今人人都有佩玉权,讲究个性和自由,追求人生幸福感的时代, 这些立意未免显得滞后了, 玉雕师作为美玉雕刻的思想前沿, 有责任和义务,推动玉雕文化的沁润人心, 让每个赏玉人因爱玉而更爱这个时代,因爱玉雕而使心灵更显润泽…… 文|玉三少 助审|猫哥 ![]() ►关注我们 ——公众号主菜单,600余篇原创文章等你选读!试试搜索☟ ►玉雕説 ——我和我弟玉雕文化俱乐部·玉雕説工作室,以玩家角度做收藏、以匠人精神做订制,以古贤风骨做分享,以玉雕文化敬传承!(注:“説”为繁体,意为尊古,尊中华传统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