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学习情境:文本语境与问题语境

 小赵作文 2025-04-13 发布于重庆
课标2022版的教学建议第三条: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关于“学习情境”,目前对此的认识并不统一。我一直坚信真正的“学习情境”有两点是必须要起到的作用:1.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2.能够驱动学生认知。
结合我们上次培训的作业,魏教授再一次对“学习情境”之争中“文本语境与问题语境”进行了讲解。通过这次讲授,以及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文本语境”和“问题语境”的认识更加明确。在课标2022版的学业质量内涵中有这么一句话:“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我理解把“文本语境和问题语境”与这对应的话,“文本语境”就应该对应“文学体验”,“问题语境”对应的就是“日常生活和跨学科学习”。
我明晰了自己做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计的困惑,在于“并不满足于文本情境,期望每一次的语文学习都走向问题语境”,而事实上,问题语境对于某一类文本,特别是文学性很强的文本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信手拈来。
接下来是魏教授的讲座内容:
一、语文学习情境创设的中国经验

中国语文的“文选本位”“文本本位”

1.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情境,再现文本

2.促进特定的语言知识点运用的情境:语言实践

3.运用文本信息(人物角色,故事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

4.链接生活,赋予“文本信息”学习的“特定语境”(创设的语境一定要知道,每一个词在驱动着什么?)情境驱动特定的阅读目标。

5.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驱动知识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问自己,我驱动什么?)情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学习情境创设的国外理念

1.学习情境的认知驱动功能

2.学习情境的整合功能。不同学习情境的开合度不同,整合力度不一样。开放度不同,整合的知识技能也不同,关键是要指向目标。

3.学习情境的构成要素。【情境创设倒逼目标,所以目标绝对要清晰】

三、小结

优秀的学习情境,满足中外共通的要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