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邓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当牛做马苦熬了八年,论能力、比业绩、看贡献,这次提拔部门副经理非他莫属、舍我其谁!领导宣布任命,“新郎”不是小邓,而是小邓始终瞧不起的同事小周,是可忍孰不可忍,叔能忍婶也不忍了! 小邓心里奔腾着一万匹“草泥馬”冲进王董办公室。没等小邓喊出“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灵魂三问,情商高手王董先发制人说:“小邓啊,我正准备找你谈谈心呢,你来了正好!先坐下来喝杯茶,这是朋友送的春茶,你先尝一尝。我关上门,咱俩好好聊一聊!” 王董的“温情”,让小邓的火气立即泄了一半。王董装得掏心掏肺地给小邓做思想工作,把小邓的心态拿捏得死死的。王董说,新提这个副经理主要负责对外协调,领导班子考虑到小周的情商较高,这个职位比较适合他。你的专业能力强,下一次会考虑向分管业务副职方向培养你,你要继续努力、把握机会!班子也会观察你的表现,首先要服从班子的安排,尊重小周,服从小周,配合他干好工作,这也是考验你的格局和风格! 王董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小邓只能表态说:“尊重小周,服从他的领导!”其实,小邓心里极度不服气,但王董已经画出了“大饼”,要向分管业务的副职方向培养他,贪婪之心消化了自己的怒气。时光荏苒,几年过去,王董退休了,换了新领导,再也没接提拔小邓的话茬。 王董是情商高手,把小邓玩得团团转,小邓等“大饼”等了一个寂寞,直到现在毁得肠子都青了,但时过境迁,找谁说理去!当时,小邓就不应该表态“服从领导”,高情商应该跟王董进行博弈,别被“大饼”迷糊了双眼。 其实,王董在退休前又提拔一批干部,还是没有小邓,但有两个人属于两级分化:一个是55岁的老同志,一个是25岁的小青年!竞聘公告里的条件,就是为他俩量身定制的,简直就是“画像”! 小邓傻傻地质疑,刚毕业三年的小姑娘,没见她有啥本事啊!王董在台上激情四射地说:“公司的未来属于年轻人,我们必须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要对年轻同志求全责备,谁也年轻过!我们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给我们一个未来! 小邓又傻傻地质疑,快退二线的老同志怎么也提拔了?王董又振振有词,毛老人家早就提倡五湖四海,“老中青”三结合!我们就要在老同志里选一个代表提拔起来,让老同志看到希望才不会躺平! 王董的大道理讲得大家没脾气!结果,王董刚退休就被查了,小邓才知道:这个提团Wsj的年轻女孩跟他有一腿,那个老同志给他送了30万。所以,太阳之下无新事!所以,小邓非常后悔听了领导的大道理。 小邓犯了职场牛马的通病,轻易被领导的大道理忽悠了。央企国企也算体制内,企业领导也像“官员”,经常跟下属讲zz、讲站位,用的最多的词一定是“格局”。但凡领导要求下属讲格局的时候,那就是要欺负你的时候,一定警惕起来! 什么是格局?别扯那些有的没的,格局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委屈撑大的,更不是锻炼出来的,而是在利益格局博弈中追求主要利益采取的策略而已。对于小邓来说,提拔才是主要利益,不影响这个主要利益的事情可以放弃,这叫讲格局!但,凡是影响主要利益的事情一定要极力争取,甚至不惜一切手段抢夺,决不能讲什么“格局”! 这个职场小故事,给央国企人几点启发: 第一,领导的大话别当真,越是讲得冠冕堂皇,越是背后暗黑!企事业单位里的每次提拔,都是一场长期运用的结果!提拔小周早就内定了,等小邓知道后已经晚了,再说,领导没有跟你提前“通气”的提拔根本没戏!王董说领导班子选拔小周的标准,都是领导嘴里的“橡皮泥”,是为达到领导目的服务的!后来,小邓才知道小周是集团上层的关系。 第二,不要相信领导的“大饼”,等提拔多等几年,黄花菜都凉了!体系内单位提拔干部有一种“公交车效应”,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尤其是一旦错过末班车,一辈子就留在车站了!尤其是央国企都在强推“年轻化”,领导班子都选80后、85后了,如果三十多岁提不上部门副职,就可能再也无缘上位了,因为上面的领导都年轻,谁会提拔年龄比他们大的人当中层呢?所以,一茬一茬,年龄递减,这是自然规律,所以,小邓不应该主动让步,导致步步跟不上了。 【延伸阅读】 小邓犯了一个大错误,就是不敢跟王董博弈,丧失了卡着年龄线进步的机会。现在的央国企的干部提拔生态极为复杂。曾经是论资排辈占主导地位,小邓熬一熬还有机会;现在是年轻化呈现“一边倒”态势,上级直接要求年龄结构!比如,提拔了80年的小周,下次再产生分管业务的副职,直接规定必须选拔85后的,那么,80年的小邓只能干瞪眼。
现在,上级直接干预下一级班子成员,比如,退休一位60后的,单位想提拔一位75后的,但上级不同意,为了优化年龄结构,把队伍平均年龄降下来,要求单位必须提拔一位85后。他们不管是不是牺牲了这位75后一辈子的幸福,只管把平均年龄的数据做得好看一点。 所以,年轻化浪潮之下,千万不要放弃任何一次提拔的机会,因为你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尤其像小邓这种80后,已经陷入了提拔的困境,他们既错过了论资排辈的机会,又在年轻化潮流中被拍在沙滩上,相当于被判了“死缓”,活活熬到漫长的退休年龄。 按照很多央国企的干部平均年龄降到“1234”比例总要求,如今的央国企职场里已经没了“大器晚成”,只有“少年得志”!你一旦错过了“特定”年龄线,只能面对职业天花板的无奈。目前,央国企普遍要求的年龄段如下: 1.青年后备,22岁至30岁,关键部门核心岗位上的业务骨干,背景强大的关系户,有一定潜力的基层管理者。相当于公务体系里的正副科级。 2.中层副职后备,30岁至35岁,尽量在35岁之前解决副处级。这是大多数人的职业天花板,到了副处级才算领导人员,上级的文件只发至县团处级,到了这个级别才算迈入了领导的序列。 3.中层正职后备,35岁至40岁。在40岁左右,一定要混上正处级,而且尽量占据关键岗位。什么是关键岗位?就是容易出高层人员的部门和岗位,比如,ZZ部、办公室、规划部、发展部、业务部、财务部、技术部,等等。清闲部门或边缘部门,就要想办法向关键岗位调动,否则,基本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了。 4.高层后备,40岁至50岁。超过50岁,基本上就不会再进步了,除非你有强大的资源和敢于强推的贵人。 第三,央国企提拔干部的条件更加灵活。比如,王董破格提拔的那个小姑娘,根本不符合选拔任用条例。比如,DZ干部提拔条例里,一般有一个“正二副三”的硬条件,即:提拔正职需要有二年副职经历,提拔上一级副职需要有下一级三年正职经历。相对来说,这个条件比较硬。在央国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宽。比如,一把手想超前提拔自己人或关系户,可以把资历放宽至1+4,即:下一级的正职满1年、副职满4年。 第四,为什么同等条件下可以选择考央国企呢?央企国企根据DZ领导选拔任用条件制定了企业内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基本上保持了一致。央国企由于是企业性质,在干部选拔上面比公务事业体系的途径更多、更灵活一些。央国企一把手在用人权上远远大于地方体系,比如,在招聘、交流、调动等方面比地方政府要宽松,而且途径多很多。比如,公务员逢进必考,评委抽签决定,可操作性难一点。央国企可以校招、社招、委托培养、调动、人才引进、市场化聘任、聘任职业经理人、正式工不行还可招劳务工、外包工然后再转正,等等。 第五,央国企里流动性操作相对容易。公务员调动很难,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很难,但在央国企相对比较容易,只要领导一句话你就可以在系统内流动。公务员虽然有职级两条线,但晋升实权岗位比较难,央国企可以成立新部门、新公司、合资公司以及委派董高监、外派到海外项目、组建项目组等方式,新增干部职数,所以,提拔的机会比较 多,只要一把手想提拔你,他有的是办法。更重要的是,央国企里晋升机会多、收入高,一手抓升职,一手抓收入,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