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知识**

 yjj0691 2025-04-14

不同的朋友之间的称谓如下:

  1. 贫贱之交:指在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1

  2. 金兰之交:比喻朋友之间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后来指结拜兄弟1

  3. 刎颈之交:比喻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1

    患难之交:比喻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1

  4. 莫逆之交:指知心的情投意合的友谊深厚的朋友1

  5. 竹马之交:指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1

  6. 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1

  7. 忘年交:指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1

  8. 忘形交:指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1

  9. 车笠交:指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1

  10. 君子交:指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1

  11. 神交:指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也可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1

  12. 石友:情谊坚如金石的朋友4

  13. 死友:指交情笃厚,至死不相负的朋友4

  14. 挚友:极亲密的朋友4

  15. 素友:情谊真纯的朋友;旧友4

  16. 诤友:能够以直言规劝人的朋友4

  17. 小可爱:用于形容可爱的朋友3

  18. 大坏蛋:用于形容互怼型的异性朋友3

  19. 小迷糊:用于形容迷糊的朋友3

  20. 亲爱的:用于称呼闺蜜3

  21. 小蜜桃:用于称呼闺蜜3

      以上称谓可以根据朋友的特点和关系来选择使用。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陟:提升,提拔。升:提升。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革、削、免、罢、废、夺:革职、罢职或停职。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术语在不同的文献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意义是相对固定的。

古代文人的别称和雅称22

衡山居士:明代文征明;   青莲居士:唐代李白;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香山居士:唐代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北宋朱淑真;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代陈师道;   千湖居士:南宋张孝祥;   

芦山居士:宋代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代李清照;    六如居士:明代唐伯虎;

店村居士:南宋刘克庄;    柳泉居士:清代蒲松龄;    清真居士:宋代周邦彦;     

樊川居士:唐代杜牧;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莲峰居士:南唐李煜;

半山居士:  北宋王安石;    摩诘居士:唐代王维;         淮海居士:北宋秦观;

五柳先生:晋宋陶渊明;   河东先生:唐宋柳宗元;       临川先生:  北宋王安石;     

醉吟先生:唐代白居易;   须溪先生:南宋刘辰翁;      少陵野老:唐代杜莆;

红杏尚书:宋代宋祁;      诗家夫子:唐代王昌龄;       五言长城:唐代刘长卿;

寒酸夫子:唐代孟郊  ;

刘随洲:唐代刘长卿;   韩昌黎:唐代韩愈;       杜紫薇:唐代杜牧;     佛居士:北宋郑侠;   

张三影:北宋张先 ;      贺梅子:北宋贺方回;   温八叉:唐代温庭筠;  郑鹧鸪:唐末郑谷 ; 

崔鸳鸯:唐代崔珏 ;      长爪郎:唐代李贺;       贺鬼头:北宋贺铸;     梅河豚:北宋梅尧臣 ; 

 鲍孤雁:宋代鲍当 ;     柳河东:唐代柳宗元;    贾长江:唐代贾岛;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诗豪——刘禹锡     诗杰——王勃     诗佛——王维        诗狂——贺知章

    诗骨——陈子昂     诗囚——孟郊      诗奴——贾岛        诗神——苏轼

       以上就是一些古代文人的别称和雅称的例子。这些别称和雅称不仅体现了文人们的个性和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

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   桃李:  学生    南冠:囚犯    同窗:同学    烽烟:战争    巾帼:妇女  

丝竹:音乐   须眉:  男子    手足:兄弟    汗青:史册    伉俪:夫妻    桑麻:农事   

三尺:法律   膝下:  父母    华盖:运气   庙堂:朝廷  

社稷、轩辕:国家      婵娟、嫦娥:月亮     白丁、布衣:百姓  提携,垂髫:小孩  

伛偻,黄发:老人      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

中国省份简称:

北京市:(jīng)   浙江省:(zhè)   天津市:(jīn)   安徽省:(wǎn)

上海市:(hù)     福建省:(mǐn)   重庆市:(yú)   江西省:(gàn)

山东省:(lǔ)      河南省:(yù)      湖北省:(è)    湖南省:(xiāng)

广东省:(yue)   海南省:(qióng) 河北省:(jì)    辽宁省:(liáo)

山西省:(jìn)     吉林省:(jí)         江苏省:(sū)  青海省:(qīng)

香港特别行政区:(gǎng)   澳门特别行政区:(ào)

内蒙古自治区:(mě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īn)

宁夏回族自治区:(níng)  西藏自治区:(zàng)

广西壮族自治区:(gùi)    四川省:(chuān)或(shǔ)

贵州省:(guì)或(qián)云南省:(yún)或(diān)

陕西省:(shǎn)或(qín)甘肃省:(gān)或(lǒng)

黑龙江省:(hēi) 台湾省:(tái)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以上就是中国的省份简称及其对应的省会城市。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省份可能有多个简称,但通常在正式文件和日常交流中会使用其中一个作为标准简称。

古代年龄的称谓从小到大排列如下3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也说是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带。孩提:指2~3岁的儿童。髫年之女:指7岁的女孩。龆年:男孩八岁。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指童年时期、幼年。黄口:泛指10岁以下的儿童。舞勺之年:代表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称谓。金钗之年:指古代女子12岁,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豆蔻年华:指13岁,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古代,指16岁的女子。桃李年华、摽梅之年:是二十岁女子的代称。花信年华:指24岁,是古代对女子年龄的称谓。半老徐娘:具体应该指30-40岁左右的女子。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而立之年:男性三十岁称而立之年。不惑之年:指的是人的岁数到接近四十岁或四十岁。强壮之年: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到四十为壮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指的是50岁。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的人。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男子70岁。喜寿:77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80岁。上寿:90岁。白寿:99岁。期颐之年:100岁。茶寿:108岁。双稀、双庆:140岁。

       以上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人对不同年龄段特征的观察和概括,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年龄的尊重和重视。

古代对死亡的称谓:

根据官员阶级12

驾崩:专用于天子(皇帝)的死亡。:用于诸侯或后妃的死亡。:用于大夫的死亡。不禄:用于士的死亡。:古代用于官员之死,现代较为通用。:用于普通庶民的死亡。

根据职业身份12

圆寂:佛教中用于僧人或尼姑的死亡。涅槃:同样用于佛教中的僧侣死亡,特别是在藏传佛教中。羽化:用于修真修道之人的死亡,寓意其灵魂升天。

根据特殊原因12

殉节为某事舍命、为节气而死。遇难:因意外身亡。阵亡:在战争中死于战场。揭难:因天灾人祸死亡。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

根据年龄12

不满20岁死称为“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为“下殇”,12~15岁“中殇”,16~19岁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夭折:多用于婴幼儿死亡。青壮年死谓之“夭亡”寿终正寝:形容老年人正常死亡。

按不同宗教:和尚死谓之“圆寂”、“云寂”,喇嘛死谓之“涅磐”,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

其他: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

       以上是我国古代对死亡的一些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对于死亡的不同态度和文化观念文化信仰以及对生命的尊重。

历史人物成语典故

舍昼不夜—孔子    不甚了了—孔融    才高八斗—曹植   不耻下问—孔圉  

因材施教—孔子    凿璧偷光—匡衡    暗渡陈仓—刘邦    负荆请罪—廉颇

两袖清风—于谦    毛遂自荐—毛遂    忍辱负重—陆逊    任人唯贤—管仲

枕戈待旦—刘琨    望梅止渴—曹操    黄粱一梦—卢生    洛阳纸贵—左思

结草衔环—魏颗    三令五申—孙武    退避三舍—重耳    欺世盗名—荀况

鹿死谁手—石勒    囊萤映雪—孙康    悬梁刺股—孙敬    凿壁偷光—匡衡

卧薪尝胆—勾践    三顾茅庐—刘备    破釜沉舟—项羽    学富五车—惠施  

下笔成章—曹植    呕心沥血—李贺    大器晚成—崔林    斗酒百篇—李白

手不释卷—吕蒙    文不加点—刘儒     江郎才尽—江淹    口若悬河—郭象

围魏救赵—孙膑    纸上谈兵—赵括     作法自毙—商鞅    投笔从戎—班超

背水一战—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班门弄斧 鲁班   指鹿为马—赵高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杀妻求将—吴起    东山再起—谢安

髀肉复生—刘备   牛衣对泣—王章     一饭一金—韩信     出人头地—苏轼

韦编三绝—孔子  瘦羊博士—甄宇      程门立雪—杨时     一字之师—郑谷

孺子可教—张良   老当益壮—马援      暴殄天物—商王     暗度陈仓—韩信

嗟来之食—黔敖   墨守成规—墨子      泰山北斗—韩愈     梦笔生花—李白

马革裹尸—马媛   洛阳纸贵—左思      闻鸡起舞—祖逖

标新立异—支道林  不求甚解—陶渊明   不知所云—诸葛亮   初出茅庐—诸葛亮 

一挥而就—文天祥  七擒七纵—诸葛亮 玩物丧志—卫懿公 入木三分—王羲之

抛砖引玉—常建久  胸有成竹—文与可   画龙点睛—张僧繇   开卷有益—赵匡胤

退避三舍—晋文公  问鼎中原—楚庄王   完壁归赵—蔺相如   讳疾忌医—蔡桓公

奇货可居—吕不韦  小鸟依人—褚遂良   口腹蜜剑—李林甫    断齑画粥—范仲淹

一字千金—吕不韦  怒发冲冠—蔺相如   鞠躬尽瘁—诸葛亮    讳疾忌医—蔡桓公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闻鸡起舞—祖逖、刘琨    后来居上—公孙弘、张汤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