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我母亲年纪一样的一位老人 温健康 西达镇台华村,我并不陌生。这里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同学和老师。 那棵千年古槐还是那样苍劲无言,但随着新农村建设,古槐下那个同样古老的池塘却水泥棚顶,出现了一座崭新的文化广场。 峰峰矿区民协民间文艺家协会心连心艺术团正在文化广场上给村民们呈现着一场文化盛宴。 年轻人大多在外地工作,享受这场文化盛宴的台华村民大多是一些留守老人。 每当主持人问“好不好”时,我身边有一位老人就喊“好——” 每当一个节目结束后主持人说“再来一个要不要”时,我身边的这位老人都会喊声“要——” 每一个节目结束后,这位老人都要带头鼓掌。 在乡下,人们都没与演员互动的习惯。老人每次叫好和鼓掌,声音都不大;每次叫好和鼓掌她都要看看周围的人。我看出老人为自己的互动有些不好意思! 老人见我在注意她,就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你看这些人,人家唱得这样好,也不给人家鼓鼓掌?俺在外面看演出,人家外面的人都可叫好鼓掌了!咱农村人没见过世面。” 我笑了笑,说:“您老人家你个见世面的人!” “俺可见过大世面,到过北京,到过天津。在北京住过十多年。俺那孙女二十多了,生下来我就去北京看她了。” “您老一个人在家?”我问。 “一个人,俺家那口子五十多就去世了。他走后,我就到外面看给孩子们看小孩儿。一看就看了二十多年。现在小孩儿都大了,我就回来了——还是老家好,自由,清静。” “你一个人在老家,孩子们放心?” “孩子给我按着监控呢,每天都看着我。” “你不种地了吧?” “不种了,孩子们给钱,啥也不缺。” 谈话中得知,老人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县城。 老人很健谈。说着说着,老人就称赞起村里现任支书习国成:“不知咋的,这孩子就当起了支书。这孩子不是我村的……” “是镇里派下来的?”我打断老人。 “可不是,是大丰村的,来俺村说了个媳妇,就在俺村生活了……这孩子一当支书,村里就变了个样,又是给老百姓发面,又是发粉条的。你看现在人家搞得多好,今天又让老百姓看上这么好的节目……这孩子不吭声,办实事!” 老人今年八十岁了,我母亲若在,今年也整八十了。 八十岁老人的话,我想是真实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