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你有什么生活经验可以分享的吗?一个高赞回答是:别人绝不会因为你的一番话而有所改变的。 你说学历很重要,可人家家境贫寒,高中没读完就出来打工了,你的建议就是没用的废话。你说健身很重要,可人家干了一天体力活了,只想回家休息,你的建议就是在气人家。 所以,任何聚会、闲聊都以开心为主,看法不同时,千万别辩论。 现实当中,总有人热衷于当“过来人”,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殊不知:立场不同,不必强求;位置各异,少言为贵。 一个人的认知经验,不足以成为万人膜拜的“金科玉律”。真正大格局的人,都懂得尊重“不一样”的人,包容“看不惯”的事。 豆瓣上有人提问:“为何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一个犀利的回复:“为循规蹈矩的命运寻求些许认同,为一事无成的人生增添几分优越感。” 你说平台很重要,苦口婆心劝人家去上班;殊不知人家自由职业,收入是你好几倍。你嫌对方太封闭,拉着他刷视频;却不想人家每天坚持阅读,懂的东西比你多得多。你说全职太太没前途,让她去外面拼事业;但对于对方而言,安于家庭就是最幸福的事。 人生在世,没有谁比谁更优越,也没有谁可以教育谁。 真正的聪明人,允许自己做自己,更允许别人做别人。 作家松浦弥太郎在分析人际关系时曾提道:“最危险的就是,不好好观察对方,把自己的意见放在最优先。” 内心狭隘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妄自尊大的人,事事都想插一手。高层次的人,从不会急于教育别人,而是深谙倾听的智慧。 上世纪60年代,松下幸之助提出销售改革,以拯救经营萎缩的松下电器。可当他向代理商普及新政策,却遭到严重抵触。松下幸之助忍不住厉声说教,甚至在电话中争吵了起来。结果就是,原本抱有期望的改革,推行举步维艰。 直到后来,他换了一种沟通方式:组织代理商开会,请其畅所欲言,自己则一言不发认真倾听。待所有人说完话,他再针对所提意见,对新政策进行解释,这一次他成功获得了支持。 很认同一句话:“好好说话,从来不是会说话这么简单,而是懂得在什么时候闭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里。” 与人沟通时,八分听,二分说。倾听别人的表达,让你洞彻事理;尊重别人的立场,则让你海纳百川。 《奇葩说》辩手秋阳曾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人期待的不是圆满,而是自由。”这里的自由,即不困于他人的说教,按意愿去掌控自己的生活。 毕竟,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用立场征服立场,是弱者的人生箴言。真正的强者,胸中纵有万千丘壑,从不置喙他人人生。 文/帆书 · 六月安夏 |
|
来自: 寂寞的雄鹰 > 《大连晚报《精读时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