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主病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投资幸福人生 2025-04-15 发布于河北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主病诀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心经不降神明惑,舌红非常并非热;
小肠不升分水难,腹痛尿赤大便白;
心包不降觉心烧,肾水增寒中土绝;
三焦不升水土寒,少腹干热乃木邪。

逐条讲解

1. 神明惑者

病机:心火不降,热气上炎。

症状:神志不清,恍惚迷乱。

治法:清肺补中。

方药参考:

  • 清肺:沙参麦冬汤(润肺清热)。
  • 补中: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

2. 舌红非常并非热者

病机:中气极败,心火不降,假热真寒。

症状:舌红但无实热表现(如目眦、唇龈淡白,面色青黄杂现)。

治法:温中降火。

方药参考:

  • 温中:理中丸(温中健脾)。
  • 降火:丹参饮(清心火)。

3. 小肠不升分水难者

病机:小肠丙火不升,水谷代谢失常。

症状:腹痛、泻利、尿赤、便白。

治法:温补中下。

方药参考:

  • 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
  • 四神丸(温肾暖脾)。

4. 腹痛尿赤大便白者

病机:丙火下陷,木郁腹痛,水停尿赤,土寒便白。

治法:

腹痛:温润肝脾(如柴胡疏肝散)。

尿赤:温中补土(如四君子汤)。

便白:温补中下(如附子理中丸)。

5. 心包不降觉心烧者

病机:心包相火不降,逆而上炎。

症状:自觉心胸灼热。

治法:温补中气,清降逆火。

方药参考:

  • 补中益气汤(升阳补土)。
  • 黄连温胆汤(清降逆火)。

6. 肾水增寒中土绝者

病机:心包相火不降,肾水无火温煦。

症状:肾寒、中土失根。

治法:温补中气,兼降胆胃。

方药参考:

  • 金匮肾气丸(温肾助火)。
  • 四君子汤合柴胡疏肝散(补中疏肝)。

7. 三焦不升水土寒者

病机:三焦相火不升,水土失温。

症状:全身水湿寒凝。

治法:温补水土。

方药参考:

  • 真武汤(温肾利水)。
  • 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

8. 少腹干热乃木邪者

病机:木气枯而生风,灼津为热。

症状:少腹干热,实为假热。

治法:润木养中,不可清热。

方药参考:

  • 一贯煎(滋肝阴)。
  • 六味地黄丸合逍遥散(滋肾养肝)。

总结

心经不降、小肠不升、心包不降、三焦不升的核心病机是升降失衡,导致神明受扰、水液代谢失常、虚寒假热等复杂证候。

治则总纲:

  1. 补中气
    :升举中焦,恢复升降之枢。
  2. 温阳散寒
    :温肾命门,温补脾土。
  3. 滋阴润木
    :防木枯生风,避免假热误诊。

彭子益强调“上焦火以降为贵,下焦火以藏为贵”,临床需辨明虚实,避免滥用寒凉药,以免加重中气虚寒。

特别提醒:假热证误用寒凉药会加重病情,需结合舌苔、脉象、面色等综合判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