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唐代稀有钱币因背面神秘花钿拍出15820元,冰冷铜面暗藏千年妆容密码——上官婉儿曾用此饰遮掩黥痕,竟使挑元版文字成为鉴真关键,艺术与历史在方寸间交织绽放。 稀少的开元通宝背纹,我们熟悉的有背三云(祥云)、蝌蚪云、日纹(圈纹)、 同心结、蓝二仙、布哈拉城徽、栗特纹等等。 但其实还有一种不太为人熟知的背文,这就背花钿,也有人称作螺钿花、柿蒂花、太阳花等等。 下图这枚开元通宝背花钿,在去年曾拍出了14000元,加上手续费15820元。 ![]() (开元通宝 背花钿,成交价14000元) 在钱谱中,开元通宝背花钿定级为二级,有数个小变化。整体来看在开元里面是比较珍稀的。 ![]() 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个版不算广为人知,但也有同款假钱,造假者的无孔不入可见一斑。 下面这枚,是有人给我一个朋友看的。朋友动了心,想收入囊中的。但他比较谨慎,最后达成交易之前给一位开元的名家看过图片,鉴定结果为不对。 ![]() (开元通宝大元类 背花钿 伪品) 刨去锈色、穿口、铸造工艺等可以辩伪的地方,这枚钱还有一个最大的破绽,就是面文不对。 拍卖的真品以及钱谱上的图片,背螺钿的开元通宝面文都是挑元版,而伪品那枚面文则是大元版,明显是作伪的人根本不懂开元通宝版别。 ![]() (开元通宝挑元) 开元通宝挑元版,元字左足末端缓折,两竖起笔均垂直向下,与其余版式的元字均不相类。 这是唐中晚期的一个常见版式,文字整体风格相对柔弱,且元字矮扁,已经有了周元通宝的一丝韵味。 其以背下月最为常见,光背的略少一丢丢,总体存世量多。 花钿是我国古代女子脸上的一种花饰,有红绿黄三种颜色。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诗句。 ![]() 唐代是花钿流行的高峰期,上官婉儿因家族获罪被黥面,因而在做了武则天的女官之后,以花钿掩饰,反而大增丽色,于是时人争相效仿。 冰冷的铜钱,因背面的花钿,而带上了柔美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