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馆 木雕篇 黄杨木 黄杨木生长及其缓慢,有“百年的黄杨腕子粗”一说,因此它没有明显的年轮,加上色泽亮黄,材质光滑,坚硬细致,非常适合用于雕刻人物。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 ![]() ![]() 在一扇静雅的山水屏风旁侧身坐着一位梳妆精致的古典美人,她正在和旁边悬吊着的鹦鹉诉说着悠悠的愁思。 这座黄杨木雕作品取材于冯延巳的《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描写了一位少妇寂寞的心境。 秋韵 ![]() ![]() 梧桐叶案手 ![]() ![]() 东方情韵 黄杨木雕“东方情韵”作品,由虞金顺制作于浙江,细腻的纹理与流畅的线条,传递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韵味。 ![]() ![]() ![]() ![]() 在创作者的鬼斧神工下,一块块黄杨木变成了自然与人工之美相结合的艺术精品。 沉香木 是一种木材、香料和中药,燃烧时的浓烟会散发出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因密度很大,能沉入水下,又被称为“沉水香”。 一块优质的沉香木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产量极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十分珍贵。 独占鳌头 ![]() ![]() 沉香木雕“春风又绿江南岸”,邓春辉于2010年创作完成,产自福建地区。作品以江南风光为主题,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 ![]() 紫檀木 又名榈木、青龙木、黄柏木等,是制作高级家具、工艺品和名贵装饰品的上等用材。和各种硬木相比,紫檀木木质最为致密,木材的密度最大,放到水中立刻就会沉底。 紫檀木生长缓慢,成材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且随着时间流逝,大部分紫檀中间都是空的,因而流传着“十檀九空”的说法。 该木还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有止血、止痛、调节气血的功效。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紫檀,是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的国家。“紫”寓意着祥瑞之兆,紫气东来;“檀”在梵语中是布施的意思,意指上天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 小叶紫檀即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优质的檀香紫檀木材以往为明清宫廷用材,有“帝王之木”之称,是世界最贵重木料之一,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福禄寿鹿角椅(印度小叶紫檀) ![]() ![]() 八方如意几 ![]() ![]() 潮州木雕 以坚韧度适中樟木为主材的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的潮州开元寺,盛于明清,清末至抗战前达到了鼎盛时期。融合了许多闽南泉州永春木雕一带的元素,既有广府文化的渊源,又受到江浙一带像东阳木雕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汕头的秦宪生花了七八年时间独自创作的大型木雕《法界源流图》长,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定为“最长的木雕艺术品”,并在2001年“第二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获得金奖。 九龙大屏风 ![]() ![]() 采用对称或均衡的构图方式,九条龙在画面中分布均匀,形态各异,动态生动。雕刻师们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手法,使龙的鳞片、鬃毛、爪牙等细节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极富立体感和层次感。在雕刻完成后的同时,再进行髹漆和贴金处理,使其表面金光闪闪,富丽堂皇。 屏风以九条龙为主题,寓意着长久、繁荣和吉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红棉花、紫荆花挂屏 ![]() ![]() 东阳木雕 又称白木雕,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被誉为国之瑰宝,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 起源于商周,溯源自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 据文献记载,唐朝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有冯氏兄弟两人,兄冯宿曾任剑南节度使、吏部尚书;弟冯定曾任工部尚书,成为显赫一时的权贵豪富。其住宅规模宏大,雕饰精美,“高楼画栏照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冯家楼的建筑表明,东阳木雕在唐朝时已具备雏形。 文姬归汉 ![]() ![]() 文姬,指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yōng)的女儿。时值天下动乱,于兵荒马乱中为南匈奴所掳,在胡十二年,生有二子。后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乃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后来,此故事被编入小说、戏剧,得以广泛流传。 髹漆贴金木雕 丰衣足食 ![]() ![]() 根雕 紫气东来 ![]() ![]() 蓬莱逸客(毛竹根雕) ![]() ![]() 长眉尊者 ![]() ![]() (未完待续,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
|
来自: 天童老僧 > 《木质类(根雕/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