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华村大地主李清香 温健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据说台华村大地主李清香的祖上曾是本村马家大户的一个长工,下无立锥之地,上无片瓦遮身。不知是哪位更上辈的祖上烧了高香,李清香的这位祖上竟然娶了马家大户的一个丫鬟。是马家陪送了丫鬟些许嫁妆,还是丫鬟自己私攒了几两体己,李清香的祖上竟也有了几分薄地。 几辈勤劳,数代节俭,再加上后来的李清香成了一名医生,看病卖药,一有余钱便置房买地,到了民国35年(1946年)土改时,李清香竟然占有涉、磁、武三县63个村庄的大部分土地,成了涉县的第二大地主。 第一大地主是涉县北关村的任聚武,他占有土地1.2万亩,又开有“万盛魁”钱庄。 比李清香稍次的是南岗村的冯寅卯。冯寅卯的土地扩展到山西黎城、辽县(今左权县)一带,钱庄字号有“广茂德”。 没有历史资料显示台华李家开有钱庄,李家财富的积累,除了中国农民固有的吝啬节俭外,也与李家独特的经营方式有关。 据对民俗民风颇有研究的曹钢琴老师讲,当年王金庄沟就有李清香的两千多只羊。李清香经营这些羊的方式是:公羊由放羊人杀了吃肉,下了母羊平半分;一群羊有多少公羊,繁衍了多少母羊,都由放羊人说了算。 李清香到底积累多少财产? 当时涉县天门会首领合漳村冯贵德起事后,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一没有了军饷,就会带一营队伍到台华村外的谷场上“出操”。一看这架势,李清香就马上主动出钱犒劳。冯贵德手下有三个营,天门会兴腾了八九年,李清香就用自己的银钱犒劳了八九年。 李清香也有自己看家护院的队伍。台华村武术队的前身,就是李家的护院队; 现在每逢过年过节,武术队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就是李家从河南高薪聘请的拳师所传。可护院队怎能对付天门会这样有枪有炮的响马土匪(旧时人称)呢? 据南岗村曾在李清香家读私塾的张书义讲,一天晚上,一干强人闯进私塾宿舍,掀开被子,提起他用大灯一照,说了声“不是”,就放下了,然后一个儿一个儿地掀开被子看。私塾里的孩子们吓得不知发生了啥事。到了天明,才知道李清香的儿子被绑肉票儿了。 李清香的儿子当然回来了,天门会的人马一来台华出操,李清香也知趣了。 到1946年土改时,台华村有李家三条胡同半条街,涉、磁、武三县63个村庄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李清香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得李清香一处果实房的村民要翻盖院角的一间驴圈。挖地基时,竟然挖出两拖拉机小皮钱(铜钱);几年后,这家人要除院子里的椿树,刨树根时又刨出两箩筐银元。还是这一家,前几年按水管,又挖出了银元。这仅是李清香的一处院落。李清香台华村整个前街其他院落里是不是也藏有银元? 李清香是被镇压了的。在关防村外的河滩,召开万人公审大会,涉县下半区各村的武委会主任都荷枪实弹站岗维持会场秩序。罪名是台华的武委会主任被特务下毒,李清香是医生,又卖药,毒药是他药铺的。 李清香的后人跟着国民党逃到台湾。大陆和台湾解冰后,李清香后人通过有关渠道交出一张他家银元藏匿图,引起了地方和现在房主的注意。最后虽一无所获,但这事也曾轰动一时。 传说当时李清香激起了民愤,大会上要千刀万剐,他的一个外甥怕他遭罪,大骂了一声:“你这个敲骨吸髓的大恶人,我就看不惯!”于是开了一枪,把他打死了。 我当年在西达中学上学时,听两家岩的同学说,他们村有一人家有一坛人油,是千刀万剐的大地主的一条腿熬制的,能治恶疮。这次台华采风中,一位老师说他也听说匡门村有一坛人油,也是千刀万剐的大地主的一条腿熬制的。当然,这仅是传闻,不足信。 大地主李清香到底是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为什么当时人要千刀万剐他? 这次给我们宣讲台华村村史的马俊强老师说,听老人们讲李清香也并不是传说的那样坏,他家在大街上拴的骡马,村里的人也可以使用,过年过节也常接济揭不开锅的穷人。 博闻强识的范国平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他听到的李清香的一则轶事: 有一次,李清香骑着马到磁县办事,路上见一个人拉着一辆车上一个大陡坡上不去,就下马到车后帮人家推车。一边推一边对那人说,你拉不动就不能少装点儿,咋就这样往死里拉呢?在前面的人听了后就说,咱没有娶了李清香的闺女,咱要是娶了李清香的闺女,还用受这罪吗!李清香听了,在后面推着车说,可惜俺就那一个闺女,已有了人家,如果再有一个闺女,说不定你就不用这样满头大汗了。 既然有这口碑,那李清香为什么当时就被镇压了呢?这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一个情节: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见凤姐的病还未痊愈,便想给她配制调经养荣丸;只是其中需要用到二两人参,可四处寻不得,只得来到贾母处询问,才得了二两上好的人参。这二两人参太医看后却说:“固然是上好的……但年代太陈旧……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了……”这时宝钗恰好在傍,就让哥哥薛蟠出面买了二两正经人参,又说了一段话:“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人参者,人生也! 房产、土地、银两,这些东西虽然值钱,但人究竟不过是一日三餐,夜眠一床,敛积到一定程度,也“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当年的李清香“珍藏密敛”,不能“济众散人”,就是“没见世面的人家”,已成了社会发展的“朽糟烂木”。“朽糟烂木”不予铲除,社会如何进步? 现任台华村支书席国成,前几年开大车,跑运输,家里起楼,县城买了房,事业风生水起,可以说是先富起来的人,可他毅然回村任支书,“先富带后富”,搞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可以说是见过世面、悟得人生的人!(2206字) 讲述人:马洪亮、李冬梅、刘建东、郭文锁、范国平、曹钢琴 ![]() (采访路上郭文锁主席请马洪亮老师讲台华村往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