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优质的睡眠有益健康,也是有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的前提。若你深受失眠之苦,一定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事实上,有研究已提出失眠可能源于体内缺乏某种特定的维生素,特别是缺少以下这些维生素,很容易加重失眠症状。 ![]() 01 维生素D 研究显示,慢性失眠患者维生素 D 缺乏发生率较高,尤以冬春季发病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更低,睡眠质量更差,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睡眠质量较差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更低,焦虑、抑郁情绪更严重;维生素 D 缺乏与睡眠障碍及焦虑、抑郁情绪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文献4 一项慢性失眠患者血清维生素 D 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研究纳入 246 例慢性失眠患者以及各项因素相匹配的 240 例睡眠和认知功能正常对照者 为了补充维生素D,可以多晒太阳,或者每天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肝脏、牛奶、蛋黄、奶酪和谷物等。 02 维生素B6 维生素B6在体内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它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及血清素合成至关重要。临床上,常用来防治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 可以通过玉米、胡萝卜、蛋黄、葵花籽等食物来获取维生素B6。 ![]() 03 维生素B12 又称钴胺素,目前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缺乏与失眠有关,且较高的维生素 B12水平与更好的睡眠质量和较低的睡眠药物使用相关。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已经逐渐认识到维生素B12的补充能够改善患者的失眠状态,但其具体的机制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 因此,确保摄入充足的维生素B12十分必要。建议平时多摄取肉类、奶制品、鱼肉、鸡蛋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品。 ![]() 04 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有助于睡眠。患有失眠症的人每晚睡前口服一定量的维生素 B1,对失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维生素B1无法自我产生,通常通过食用荞麦、小米、燕麦等五谷杂粮来补充。 ![]() 针对失眠或睡眠质量欠佳的问题,除了上述的补充维生素方法,以下几种日常方式或许能助你改善: 01 合理使用药物 许多人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通常需要借助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剂等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部分患者可选择使用褪黑素进行治疗。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清楚不同种类安眠药物的性质、功效、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同时注意密切观察在服药期间的睡眠情况和身心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02 加强睡眠卫生教育,引起重视 为改善睡眠质量,对于患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建议制定适合的作息时间表,鼓励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安排白天的活动量,有助于减少日间睡眠时间,从而促进夜间睡眠。在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不摄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药物或饮品。 ![]() 03 创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改善睡眠质量,需要注意控制房间内的环境因素,以减少外部环境对感官的不良刺激。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声音和光线在适宜范围,有助于创造更好的睡眠环境。在室内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是重要的。冬季时温度应控制在18~22℃,夏季时最宜保持在25℃左右,同时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在睡前尽量处理完所有必要的事务,避免在睡前忙碌、焦虑,以减少睡眠干扰,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效增加深睡眠时间。通过类似的方法尽可能创造舒适、安静、适合休息的睡眠环境,促进身心放松,从而改善睡眠问题。 04 促进心理健康 针对由于疾病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人群,必须首先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其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治疗的信心。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放松的心态来对待睡眠,保持精神的舒畅,使其能够更好入睡。移情相制,将注意力从病痛上转移至患者感兴趣的地方以此远离紧张情绪。引导患者掌握相关的自我安神控制方式如自然仰卧,双手重叠放置在脐上,保持均匀的呼吸,摈弃杂念,放松全身,能够有效的改善睡眠。 ![]() 总之,维生素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补充维生素,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改善睡眠障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并非万能,过量摄入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补充维生素时,请务必遵循医嘱,合理搭配饮食,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等,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文能为您的睡眠质量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