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所以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 这样的解读片面而肤浅,我们必须先搞清楚“炎”和“黄”字的本义,才能明白炎黄子孙的真实含义。 《说文解字》炎:“火光上也。”“炎”的本义是太阳之火,太阳之火炽烈,地下热气腾腾,曰“炎”,描述的是夏季的状态。 “炎”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炎'字是由上下两个“火”叠加所组成,两个火虽然同形,但意思却不一样。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东方苍龙的心宿二,因其色彩红亮也称大火。夏天的黄昏,北斗斗柄指向了天空的正南方,此时大火星正在南天空的正中,这标志夏季的炎热,天上的大火星与地上的热气腾腾,加在一起,就是“炎”,炎帝就是夏天的太阳。 《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甲骨文的“黄”的字形是一个箭矢之形加口 ,主体为“矢”字,中间有一个“口”形符号,有时“口”中会加一横,形成类似“曰”的形状。 矢代表阳光,囗代表地之方,太阳南北运动的形成一个四方形的直射区域,古人称之为“地之方”, 甲骨文黄的会意:就是阳光照在大地上的金黄色为地之色。 黄代表着阳光之色,所谓黄帝就是太阳神。 太阳的南北回归运动形成了春夏秋冬,春天的太阳叫青帝,秋天的太阳叫白帝,冬天的太阳叫黑帝,夏天的太阳叫炎帝,太阳的总管叫黄帝,所谓的“黄帝四面”就是太阳管着春夏秋冬4个方向。 所以炎帝和黄帝都是太阳神。 尽管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月亮的赞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崇拜太阳的民族,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反映的就是太阳的行度,古人把太阳运行一周年的轨迹称为黄道,把黄道均分成24等分就是24节气,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是按照24节气来进行安排的。 听从太阳的号令,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生产生活,可以说已经是刻进了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的一种潜意识,所谓炎黄子孙,它的本质含义就是太阳的子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