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山东刘福新 2025-04-15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202543日图片日记(二)

                               刘福新

(一)

今年(2025)45日晚上,本人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孙女梅溪回来了·与儿子回小埠前·寻找老家的旧址》,图片下边的注脚说明了我寻找老家旧址的大体经过。

但就在这当口,昌乐县作家协会搞了一次采风活动,我很自觉,“先公后私,自己的事儿先放一放。今天是414日,迟发了九天。

(二)

寻找小埠前老家的遗址,是我多年的愿望,那个老家既是老朽本人的精神原乡,也是两个儿子童年的记忆。我想通过我与儿子两代人的回忆,唤醒内心深处那种人性与自然相融相依的美好时光。

若问这样的老家有没有“文学意象”?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有啊!”与胡同里各户的交往,与胡同里老少爷们的守望相助,敦亲睦邻的淳朴乡风,早就融进了我的血液。

田野的美,勤劳的人,温暖的爱,勇敢的心。这些足以组合成老家的文学意象。

略略说几件事儿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儿子刚上学那年,操遇车祸,小埠前的老少爷们,一下子集中了一百号人,后由二十多人送到昌乐人民医院。这关键时候,我在昌乐十三中(校址南郝街),老伴在三华里远的坡里干农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二儿子爬树掉下来,都跌昏了,还是小埠前的父老兄弟丢下活儿救急……

几件事儿来得急,若不是老少爷们帮忙,两个儿子恐怕不能很快地恢复健康。我与老伴平日里经常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忘了小埠前老家的人哪!

越想越多,我的脑子里装着不下五六十件……

当然,我是知道感恩的人,凡是老家的人,不论到昌乐县城找我干什么,我都认认真真的、全心全意地为小埠前的老少爷们办好。

就在前几年,老家小埠前村硬化地面,我一接到老家两委的电话,赶紧打的回老家,十分自觉地缴上全村在外工作人员的最高款项……

(三)

上集,我说到,在我寻找老宅院遗址的时候,一条老胡同的一个晚辈帮了大忙。这个晚辈是个妇女,她的辈分很低,她的公爹还得叫我大爷爷。

小埠前村不大,一百来户,但分布也是有通俗名称的,譬如东头、西头、西南崖、后街等等,我属于东头,细分,又属于东头老胡同。

老胡同可不简单,以前有学校,也是人民公社时期全村社员开会的场所。

老家东头老胡同的形状不是直形,而呈“h”形;东头老胡同里的人家,服期的远近各有区别。我家与遇到的这位晚辈服期较远,但胡同里的人关系都很好,可以这么说吧,都是互帮互助、热心诚恳的,我在正式报刊发过几篇文章,谈到过胡同里人的友好关系。

(四)

晚辈媳妇见到我之后很激动,桥石旁的衣服不管了,朝我走过来,当我谈到我的老宅院原址时,她说:“我知道。我盖了两大溜鸭棚,就是我老家那地方,大爷爷您的老家就在我盖的鸭棚的东面。”

她边走边指边说,“你看,这儿就是那个臭湾。”,“你那个家(1964年我父亲建的房)就在'湾把’上,还有碾棚。”

“你在看北边,还有一个屋砟子,那XX家的。”我一愣,这儿竟然还留下了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是我们村东头的后街,这个屋砟子在东端,刘寿文二叔、我亲叔,也都在这儿。

(五)

202543日这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一来我看望了九十六岁的婶母,将炖好的鸡汤装在一个大盆子里,让大儿子放车上,让婶母吃;二来,拍摄了小埠前河滩和水库的部分图片(见第一集);三来终于寻到了我和二儿子出生的老宅院(大儿子在昌乐县人民医院生的),以及小埠前东头老胡同的位置。

2025415日下午发于本人新浪博客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拍于2025年4月3日13点45分。小埠前东头老胡同里的晚辈,她公爹还得称呼我大爷爷。
    老家东头老胡同的形状不是直形,而呈“h”形;她家是直形的终点,我家位于拐弯的h”形里,但也就是隔着十米稍稍偏南的地方。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2、朝西走不几米,就是原先的那个“臭湾”,臭湾很重要,是拦截全村下大雨时的急流的,还可以沤肥料;间或有小孩掉下去,我的大儿子就掉下去过,被我的二伯刘龙文(父亲这一辈有同一个曾祖父的十七人,刘明文老大,刘龙文老二,我父亲老三;我们这一代不变,我也是老三;到了我儿子一代,我的大儿子已经跃居老二)。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3、 这片小树林就是我父亲1964年建房的地方了。这位置有我父亲建造的房屋,有碾棚,还有小埠前大队牲口棚的东端。南边不远是很陡的河崖。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4、“你在看北边,还有一个屋砟子,那XX家的。”我一愣,这儿竟然还留下了一个“参照物”?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5、 这个参照物是我们村东头的后街,这个屋砟子在东端,刘寿文二叔、我亲叔,也都在这儿。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6、 以前,我赶边下集,就从这座房子的东边走。南边村子的人也从这儿赶边下集,边下集逢五排十。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7、这东西一溜蔬菜大棚就是原来的东头后街。我叔婶在这儿新建了房屋。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8、东边老远有喊我哥哥的,原来是老槐树底下刘学孔二叔的孩子。刘学孔二叔属于前街那一族,与我服期已经较远,但刘学孔二叔在边下联中干过炊事员,与我关系很密切,我俩儿子也得益于刘学孔二叔家二婶很多,记得他家一个弟弟结婚,好用上了本人,管着“压红砖”,还管着“洞房”里的一切安排。可能就是这个弟弟了?但我忘记他的大号了,只想着他的乳名。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9、我说:“咱弟兄俩合个影。”晚辈媳妇拍了一大会儿,没有拍上;她急忙喊她的大儿子,方才拍妥。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0、 原来这个晚辈在这儿建了一个大院,大院里有两大溜鸭棚。我先给这对母子在大门外拍照。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1、 后边的一溜鸭棚。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2、 我进去拍个照。这儿的光线很好,拍照比较清晰。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3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4、画着白圈的地方就是我和二儿子出生的老胡同老屋老宅。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5、实际距离差不了十米。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6、这个晚辈的媳妇说:“这一畦子韭菜,没打药,没施化肥,我割上点您捎着。”我说“我不要。”但她非给不可,值得随她。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7、小埠前旧村址就剩这一口老屋了,这是一位叫刘成乐的三爷爷的房子,还记得有一年,三奶奶与我说:“你发到网上吧,你着三爷爷还活着,南京南那边就停发的工资了。”

我给他俩拍合影之后,发到网上了。

我还想让他们的女儿刘秀俭歇个简历,我专门发一篇,但到邵家庄没有寻找到刘秀俭的家(婆家)。

倒是有一次有雨孙笑山老兄在这一带拍照,突然遇到了刘秀俭。刘秀俭班辈比我高,但她是我在昌乐十三中(驻地南郝,高中建制)任教时的学生。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8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19、我朝西走,这儿的房子也是村子西迁后建造的。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20、别小看这条道,这是老公路(昌高公路)的路基。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21、原先的时候,这是小埠前村的西北角。

终于寻到了我的老宅院遗址
               22、大儿子和二儿子的车都过来了,我拍下最后一幅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