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岁的王姐盯着体检报告直发愁:甘油三酯 2.9mmol/L(正常<1.7),血管年龄 53 岁,比实际年龄大 8 岁! 作为每天久坐 10 小时的财务总监,她早就被这些问题困扰: ✓ 下午 3 点必犯困,咖啡喝到心悸还是浑身没劲; ✓ 腰腹像套了个 “游泳圈”,少吃多动体重还是蹭蹭涨; ✓ 皮肤暗黄长斑,擦再贵的护肤品都盖不住憔悴,连女儿都说 “妈妈像个老太太”…… 直到跟着我坚持 4 个月 “经络疏通法”,奇迹出现了:血脂降到 1.4,血管年龄回退到 45 岁,同事见了她都惊呼 “偷偷做了什么保养”! 具体怎么做的呢? 一、先摸摸 “人体核心枢纽” 堵没堵! 中医把人体比作 “城市交通网”,最容易 “堵车” 的地方是 ——颈部到肚脐的 “中焦地带”(心肺肝脾都在这里)。这里堵了,全身都会被拖垮: 经络堵:任脉、督脉等 6 条关键经络卡住,气血送不到皮肤(脸黄长斑、颈纹变深); 血管堵:痰湿、淤血黏在血管壁,血脂血糖升高,血管像生锈的水管一样变硬变脆; 代谢堵:脾肾动力不足,吃进去的营养没有变成气血,反而全变成 “垃圾” 堆积(腰腹肥胖、疲惫无力)。 ■.3个自测信号,看看你堵到哪一步了? 摸脖子:转头时 “咔咔” 响,颈后大筋硬得像木棍(经络淤堵); 看舌头:舌苔厚腻发黄,舌底青筋粗黑(体内有痰湿淤血); 捏腰腹:肚子松软肥胖,尤其是肚脐周围一捏一大把肉(代谢变慢)。 ![]() 二、2 个 “扫垃圾” 动作 ▶ 动作 1:坐立 “天鹅伸颈”—— 疏通上焦,大脑不缺氧(久坐族必做!) 坐在椅子前 1/3,双手撑住膝盖,下巴先向前伸(像乌龟探头),再慢慢向上仰,眼睛看向天花板,保持 5 秒,重复 10 次~ 做完感受:颈后和上背部有轻微拉伸感,脖子像 “卸下千斤重担”,头晕脑胀瞬间减轻,下午做提神效果超棒! ![]() ▶ 动作 2:仰卧 “蹬自行车”—— 激活中焦,腰腹变紧实(睡前做助眠又燃脂) 仰卧屈膝,双手抱头(别用力拉脖子!),交替抬腿 “蹬自行车”,膝盖尽量靠近对侧手肘,30 次 / 组,每天 2 组~ 关键细节:腰部贴紧地面,肚子收紧,做完腰腹微微发热,就像给肠道做了一次 “按摩”,排便更顺畅! 注意:有颈椎病的人,做第一个动作时,不能用力后仰,会让颈椎的压力变大。 ![]() 三、2个穴位:双向调节气血 ▶ 太溪穴:肾经 “天然补药”,抗衰先补肾(按完脚底板都暖乎乎!) 位置: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手一按有明显酸胀感,找不到的姐妹认准 “内脚踝后面的小坑”); 为啥重要? 中医说“肾是先天之本”,就像身体的 “发动机”,太溪穴是肾经的 “原穴”,按揉能激活肾脏元气,从根源加速代谢、延缓衰老。 ![]() 怎么操作? 每天睡前蓝色艾草精油点一滴在穴位,用拇指揉按,顺时针 30 圈 + 逆时针 30 圈,按到脚底微微发热; 怕冷的朋友,加艾灸,用1.8厘米的石磨艾条悬灸15-30分钟,直到脚踝暖乎乎的。 ![]() ▶ 内关穴:心脏 “保护伞”,血管清道夫(心慌焦虑按完就稳了!) 位置:手腕内侧,腕横纹上2寸,2条大筋的中间。(2寸=食指 + 中指 + 无名指并拢的宽度); 为啥能护心? 它是心包经的 “络穴”,相当于给心脏开了一条 “绿色通道”,能疏通心脉淤堵、调节心脏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它能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液黏稠度。 ![]() 怎么操作? 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按揉,配合深呼吸(吸气时按,呼气时松),每次 2 分钟。心慌、焦虑、失眠时按,效果立竿见影! ![]() 四、喝 “双通茶”,内调外养去痰湿 经络堵的人大多体内痰湿重,比如肥胖,多痰,赘肉松软,大便不成型,粘马桶……,都可以喝一杯 “双通茶”: 配方:陈皮 6g(理气化痰)+ 荷叶 5g(升清降浊)+ 丹参 3g(活血通脉) 煮水代茶,上午喝(下午喝可能影响睡眠),连喝 5 天停 2 天(避免伤正气); 我给大家改良下:口干舌燥的姐妹加 10g 麦冬(滋阴防燥),喝起来更温和~ 快把这篇发给妈妈、闺蜜!不用花钱买保健品,每天 8 分钟,帮她们打通 “抗衰开关”~ ①一撕一贴,随时享受6小时发热艾灸 ②全身适用,哪里不适贴哪里 ③戳👇可直接进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