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戏精”图鉴

 huaianyxh 2025-04-15 发布于江苏

体制内三大“高手”,我算是见识了!

都说体制内稳定,但稳定不代表“太平”。工作多年后,我悟了——

有些人,能力不一定强,但“混”的功夫绝对一流。这三种堪称“体制内戏精”,看看你单位有没有同款?  


1. “佛系拖延派,甩锅第一名”

领导交办的任务:“好的,马上落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同事催进度:“哎呀,最近太忙了,你再等等。”(其实在刷手机)  
最后关头找背锅:“这个材料还缺XX部分,你帮忙补一下呗?”  

生存法则:
能拖就拖,拖到领导忘记最好。  
能推就推,推给新人或者我这样的老实人🤣。  
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临时抱佛脚糊弄过去。  

领导问起来:
“已经在推进了,已经在做了……”(其实自己压根没做)  

2. “邀功精,汇报时永远冲在最前面”

集体加班写的材料,他第一个拿去给领导:“领导,这是我熬夜整理的!”  
开会讨论时沉默寡言,汇报时突然积极:“这个问题,我之前就提过建议!”  
明明是大家的工作成果,他总能找到角度突出自己:“这个部分是我重点把关的!”  

生存法则:
平时低调,关键时刻高调。  
功劳要抢,责任要撇。  
领导面前刷存在感,同事面前装傻充愣。  

他们深谙“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汇报得巧”的真理。  

3. “信用透支型选手,承诺全靠演技”
“这次你帮我**,下次我替你!”(然后下次:“哎呀,我家里有事……”)  
“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生存法则:
承诺时信誓旦旦,兑现时装聋作哑。  
需要你时热情似火,你需要他时人间蒸发。  
嘴上说“兄弟”,心里算“账本”。  

他们的诚信度,堪比某些商家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体制内,能力重要,但“会做人”更重要。  

遇到这些“戏精”,别较真,别撕破脸,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记住:你可以不耍心机,但不能没有防备。  

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些戏精背后的故事的,😭 这都是我从一个一个坑里爬出来之后的血泪总结。

虽然上班很累,但是看看希宝贝认真学习做的笔记,心情就好多了。

今天是2025年4月15日,三月十八。周二,第17周。今天离2025年法考还有150天。



END



小编的自我介绍:

  70末中年少女一枚,在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以满腔热忱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在碎片时间成就自己,坚持画画、书法、弹琴、写公众号,希望在烟熏火燎的生活中,还能拥有惊艳时光的优雅和坦然。

希妈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
陪孩子共同成长
碎片时间,成就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