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公子。 会员发我三大网红基金经理产品净值: D总今年回撤25%, B总今年回撤2.3%, Y总今年回撤39%。 ![]() 会员问我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你想我怎么看? 如果我以后也遇到类似情况,这位会员大概率也会拿着我的净值去问别人。 ![]() 我对网红是有思考的。 ①网红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敢分享观点,必然有独到之处。 不怕基金经理犯错,就怕知错不改。 只要基金经理在成长,拉长周期看: 这些产品大概率都可以赚大钱的。 投资投的是基金经理的未来, 执着于过去的琐碎只会适得其反。 ②投资年轻的基金经理。 10-15年投资经验,35岁-45岁。 20年以上老将的投资框架普遍固化。 进入信息茧房后就保守有余进取不足。 投资年轻的基金经理: 是分享他们的成长红利。 ③挑选标签鲜明的基金经理。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 达利欧的全天候策略, 木头姐是科技死多头... 标签的问题在于: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标签的好处在于: 通俗易懂,知行合一不飘移。 标签化是普通人最容易看懂的。 不要总想着既要又要还要, 想明白自己究竟赚哪一块的钱。 ④专注、勤奋和品牌。 会咬人的狗不叫, 专注于市场的人没空灌水。 天生睡眠少且精力旺盛, 学海无涯,一天过成别人好几天。 有自己的品牌才会爱惜羽毛不胡搞。 ⑤能够把自己姿态放低。 心气可以高傲,姿态要往低放。 都是出来卖的,谁比谁更高贵呢? 网红基金经理的问题在于滤镜。 有滤镜,网红才能封神。 但市场里没有永远的神, 滤镜剥离就会有被欺骗感。 投资现实和投资者预期之间的矛盾。 投资现实要求长周期里高胜率就行,投资者预期要求什么时候都要挣钱(一点错儿都不能犯)。 姿态放低贵在真诚: 丑话说在前头, 自己也是会犯错的普通人。 ⑥网红基金经理的结局。 管理规模越大越疲惫: 除投资端,更多压力来自投资人。 风险越高(机会越大)却越保守: 怕出事再挨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前者的结局是做成赛道ETF, 后者的结局是回归管理自营。 ![]() 宏观共振才是大容量资金最赚钱的策略, 巴菲特和达利欧就是宏观共振的集大成者。 |
|
来自: 新用户12603780 > 《政信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