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头题字:聆百 文/汤红波 摄影/叶江 徐建新 人间四月,蕙风徐引。靖江人民公园盆景馆内,一百五十余盆精品蕙兰在展台上舒姿展叶,竞绽芳华。兰友们慕名前来,一睹芳容。 ![]() 踏步馆内,一股幽香迎面扑来。一盆盆素雅的兰花,以花架、案几、高钵低盆为衬,辅以水墨字画,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深远的艺术境界。伴着轻柔的琴瑟之音,兰友们或低声交流,或凝神品鉴,或俯身轻嗅,或举机拍摄,用心感受兰花的独特魅力。 ![]() ![]() 我悠闲地徜徉其中,静静欣赏每盆兰花的不同雅韵。它们或素白如雪,或鹅黄似月;或如大家闺秀亭亭玉立,或如谦谦君子质朴文静。从陈列的品签中了解到此次兰展有解佩梅、大一品、老极品、荡字、程梅、关顶、老上海、元字、胭脂锦、绿牡丹等精品兰花。这些兰花大多出自我市知名兰苑,还有部分来自姑苏。 ![]() 墙角红木几架上一盆挺秀俏丽的解佩梅让我忍不住驻足欣赏。其叶姿斜逸,柔中带刚。花姿小巧玲珑,朝向各异,绿色花瓣透出隐隐的红晕。十几杆花剑同时开放,而每一杆又开出十余朵,如鸥鹭飞翔,灵动唯美。在花柄和花葶连接处有神秘的露珠,似琥珀吊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它就是兰花的蜜露。摄影师友人徐建新连忙用微距镜头,定格这灵动的自然精华。 ![]()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解佩是蕙兰名花,有“红簪碧玉”之美誉。解佩,顾名思义就是解下佩戴的饰物。我不由随口念起杨慎的词句:“香携满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尘缘”。 幸运的是在民国初年有一盆解佩梅传入靖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如今靖江解佩梅的拥有量居全国之首,并屡次在各项兰展中获奖。因此在兰界有“靖江解佩甲天下”之美誉。 摄影师们也纷纷拿起相机,捕捉兰花雅集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宣传家乡的兰文化。我也拿起手机随心记录起来。这时一位阿姨推着轮椅向我走来,轮椅上坐着一位满面慈祥的老奶奶。凭借对文学爱好的敏锐,我感觉这位老奶奶身上有着非凡的特质。便上前和阿姨攀谈起来。阿姨说:“听说这几天公园有兰展,我带我妈妈来看看,她 103 岁了,是个老兰迷。以前腿脚方便的时候,家里的兰花都是她打理。”啊,原来这位奶奶是老寿星耶!我惊呼道。寿星奶奶看到展厅里这么多的兰花,激动的扶起拐杖慢慢站了起来,凝神望去,满是欣慰,满是深情! ![]() ![]() 无独有偶,就在我们惊叹之余,又一位百岁兰迷在家人的陪伴下,前来赏兰。这位百岁爷爷精神矍铄,行动自如,随着脚步的轻轻移动,老人的目光被一盆喜气的解佩梅兰花所吸引。从远处看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像一盏盏灯笼,从修长的花茎里探出头来,在翠叶间迎风舒展。老人缓缓走近,微微俯身,轻轻靠近一朵花瓣,一缕沁人的幽香钻进他的鼻端,肺尖,心间……渐渐地他眼角的皱纹漾出了笑意。摄像师们举着相机围了过来,快门声中,摄下这温情珍贵的一幕。 人养兰花,兰养人。养兰是一场关乎心性修炼的精神旅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延年益寿。 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愿我们在忙碌尘世中,皆能放慢脚步,去拥抱自然,用馥郁芬芳润泽生活。 ![]() ![]() ![]() 汤红波,笔名心源清波,江苏靖江人。一位左手诗意生活,右手柴米油盐的凡尘女子。偶有散文诗歌在平台发表。光阴的故事里,让内心淡淡喜忧 ,在文字里明媚。 ![]() ![]() 名誉顾问 | 盛春红 顾 问 | 曹桂明 总 编 | 王 慧 特约作家 | 冒芝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