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05 同学 g 离世百日感怀 我们这一班同学来自江岸区的各个小学。不夸张地说,那时大家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差不多有一半人住在原老法租界。男生占了多数。回想起来,他们的言行举止内敛自律,皆显出一些特别教养。那时男生女生基本都不交言,但彼此熟知,毕竟是在同一教室里经受了三年初中阶段。 ![]() 我视力不好,因而总是坐在第一排。我的同桌换过好几茬。杨传勇,杨桂花,李丽君。但我却总在老位置。第三组,左边。我后排坐的,一直是 g。他的同桌先是王荣康,后是胡小庄。都是话语不多的腼腆男生。g 给予同学最深刻的印象是毽子踢得特别棒,他踢“剪”,竟然一口气跳出 150 多 个!哇,那可真是非同一般的天赋技巧! 说话间,大家就经过了人生中的一道重要坎子。我成为一名中考落榜生。g 是进的武拖技校。 同学们再聚,是在二十多年后。那时都不再是青涩少年。聚会一次二次之后,彼此渐渐熟稔起来。男生女生,不再隔膜,而是有许多谈不完的话题。最初 g 没出现。听说他在加拿大,事业有成。有一回,我们的老班头图图从沪上来电,交给我一个任务。说 g 回国休假,想要见见同学们。而图图一时无法回汉,宋爱珍邓树琼等几位老班干有事无法分身。知道我是一个闲人,便嘱咐我通知一下各位同学,为 g 办一个聚会。就这样,我们见到了 g。感觉他 的听力下降得很厉害。好在科技进步神速,qq 群微信群的相继推出,使得同学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地方便。 ![]() g 与大家的交流基本是用打字。他的打字速度飞快。看得出来其思维之敏捷。2016年,大家策划出一本班书。内容不限。回忆往事也好,书写家庭、工作、事业也可以。g 说他不想写。问他为何?他几乎没有迟疑地就说:他对6505没有什么感情。他说他在那个班里待了3年,班主任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更没有给过他一次笑脸。男生女生之间也不说话。幸亏身边有几个好友,王家理杨传勇胡小庄王荣康等等。这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些生动。 深入交流,方知:他家乃是东北旗人之后。其父是一位高知。外地调来武汉,起先担任一家大型国企的总工。五七风暴中被打为极右。便是这个原因,使得他在班上沦为不受老师待见的人。父亲依然希望子女们将来都能进入大学深造。因此中考时他填的第一志愿便是本校高中部。而最后他却收到武汉拖拉机厂技校录取通知书。父亲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孩子,抱着一种希望托人问到了他的中考成绩。260多分。超过了二中的录取线20多分。 可是父亲如何抗得过时代风潮呢?。孩子最终还是只能去那所技校。学校位处汉江边。基本没有什么正规课程。只能做个青年徒工,成天待在车间里,学些车工、钳工技术。与班上的同学也谈不到一块去,非常寂寞。业余时间就去汉江,沿着杂草丛生的江滩走来走去。内心彷徨,不知出路在何方? 技校毕业后,他被分在了机械局下属的工厂,改革开放后去了深圳,接着去加拿大发展,各项事业皆取得一定成就。也许是由于年轻时过于辛苦劳累,中老年时,确诊出好几种疾病。相比国内,加国医疗条件似乎更好,助力他度过几道生命难关。女儿非常孝顺,可爱的外孙更是他晚年岁月的开心果。小朋友被培养的很好,参加了少儿冰球队,吉他弹奏具有相当水平。娃娃回到家里,爱与爷爷待在一起,给予他晚年生活极多温馨。 g 的病痛主要是血液方面的问题。治疗的细节他有时候会写给我们看。我虽然不懂,但完全体会得到他在治疗中所经受的磨难。我甚至觉得,那样的治疗过程,换作我,我恐怕熬不过去。因为我曾经治疗牙病,那种痛苦的感觉常常让我觉得很想立即放弃生命。由己及人, 我就能够理解 g 在治疗中,是何等的坚强! 多次被延续了 生命的人,非常眷念热爱人世间,他经常会说:希望能够熬过这一次圣诞节~~我能够熬过春节~~能够熬到下一次的生日~~ 我总是鼓励他说:你行的!一定会行的! 就这样,g 熬过了一年又一年。 可是,在2025年年头的某一天,我们 6505 的 几个同学,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收到了 g 的女儿发出的讣告—— 我最敬爱的父亲经过5年多的抗癌历程,于北美东部时间2025年1月5日早上7时,于加拿大多伦多新宁医院临终关怀部安详辞世。 图图把他女儿的讣告及时发在了班级群里。好一阵沉默后,大家才出来发言,纷纷抒发对于 g 的深切缅怀…… 记得写班书时,我与 g 有一些交流。他说他不喜欢武汉二中,也不喜欢6505。我虽然理解他,但我也有不同看法。我说,大家当初都是以高分考入省重点中学武汉二中初中部的。我们有资格为自己感到一生的骄傲。二中的人文环境,曾经给予我们各种优质的熏陶。那些人格高尚学富五车的各位科任老师们,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都是尽可能地把自己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二中的初中三年,所打下的牢固基础,在我们后来的人生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三年,是我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无法忘怀,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论何时,想起就非常亲切!我尤其不能忘记学校图书阅览室里那些琳琅满目的书籍杂志,给予了我无比的温暖与力量。使得我终身受益。因此,二中是我的骄傲。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骄傲。 我的这番话,得到了 g 的认同。这使得我颇感欣慰。 我们还谈到,后来我成为中考落榜生,其他有些同学去了新疆与农村,有的同学去读并非自己所选择的技校……导致人生路上充溢着许多的艰难困苦。有谁能够理解:此乃我们一生的伤痛呢?它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了何等巨大的伤疤!以后的岁月流逝中,虽然伤口也曾暂时愈合,但是它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与触碰,你会觉得,一旦揭开疮疤,里面便有血液止不住地往外奔涌……后来发生了文革,一代人的命运都有巨大变化,但那是两种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之中的有些同学,77 高考时也曾被命运青睐,但毕竟时过境迁,他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职业 ,有多少是契合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难道不是损失吗?难道不是遗憾吗?这不是个人是否看得开的问题。那就是一种伤痛!小小年纪便已经受。让你始终无法释怀。这一种感受,越老越强烈!非亲历者,理解不到。无论你后来如何努力生活与工作以及学习,那块伤疤都是永在。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我热爱自己曾经就读过的二中。我也感谢大家在 6505 的相逢。感谢命运让我认识了许多睿智的同学,使得我们晚年时,拥有一些可以深入交流思想的朋友。这可是人生的幸运呀。 g 同学,兄弟,你好!祝你在远方一切安好,远离病痛。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武昌艺专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