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历史上的今天-青云说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提要 4月17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重大事件详述 1790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初四),电学奠基人富兰克林逝世。 ![]() 人们日常用的电灯、电话、电报、电车,直至尖端技术的发明和利用,都与电密不可分。然而在大约250多年前,人们对于电还茫然无知。当时西方人把雷电叫作“上帝的火”。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从1746年开始研究电的现象,通过反复实验,并进行总结,他于1751年出版了著名的电学基础理论《电学的实验与观察》一书,立即轰动了整个欧洲。从此,富兰克林成了电学的奠基人。 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波士顿城。他8岁上学,12岁到印刷所里当学徒,从17岁起又当了印刷工人。富兰克林边努力工作边勤奋学习。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刻苦钻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以及为科学献身的思想,为他后来成为一名有影响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富兰克林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电学试验的人之一。他是电学史上第一个正确解释电荷性质的人。他提出了电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假说:电是一种在平常条件下以一定比例存在于一切物质中的要素。他还发现,电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一绝缘体中,总电量是不发生变化的。这一结论就是近代电学中所谓的电荷守恒定律。富兰克林还第一次用数学上的正负概念来说明两种电荷的性质,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情况,说明了一些电介质的特性。 1752年7月,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一次震动世界的吸取天电的实验。起因是他听了一个欧洲电器学者的演讲,受到了启发。他想,雷是不是电?于是马上设法要把雷中的电收到莱顿瓶里。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他用一块方丝帕做成了一个风筝,风筝上系着一根细金属线和一根丝带,另一头结在一个钥匙的圈子里。当风筝放上天去后,闪电通过金属筝线传到钥匙上,这个钥匙可以使莱顿瓶充电。实验成功了,它证明了富兰克林的理论是正确的。所以人们说:“是富兰克林把上帝和雷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参加了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起草工作,为独立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在费城病故,享年84岁。1900年,富兰克林被首批选入美国历史名人纪念馆。 1894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十二),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人赫鲁晓夫诞辰。 ![]() 在工农速成中学时期的赫鲁晓夫(前排左二) 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894年4月17日生于库尔斯克省。乌克兰人。青少年时当过牧童、钳工。1918年入党。国内战争期间在南方战线工作。后来主要是读“业大”和做党务工作。 1932年后曾任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联共(布)中央委员、乌克兰党中央第一书记、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卫国战争”期间,先后任一些军区的军委委员。1943年获中将军衔。1952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兼中央书记。1953年9月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3月起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职务。1971年9月11日病逝。 1895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廿三),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 ![]() 马关条约签约现场 1894年,日本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一味妥协退让,致使清军丧师失地:先败于朝鲜,后败于辽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军全面溃败,京津危急。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惊恐万状,决意乞和。 美国为扩大它的侵略利益,乘机“出面调停”,单独操纵中日之间的和谈,在美国的示意下,清政府于年底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和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广岛议和。日本方面认为张、邵两人官位太低,拒绝谈判,要求清政府派北洋大臣李鸿章去日本。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和美国顾问科士达等随员100多人,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抵达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订和约。 马关议和从3月24日正式开始,在谈判桌上,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对李鸿章进行讹诈、恐吓,威逼李鸿章在一份早已拟好的条款上签字。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条约上画了押。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朝鲜完全“自主”,实际上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我国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赔款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台湾和澎湖列岛,付出了数目空前的赔款。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这种侵略的特点是资本输出与领土掠夺。这个条约的许多条款都体现了这些特征。 《马关条约》签订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人们痛骂李鸿章是“卖国贼”,要求清政府严办李鸿章。台湾人民更是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组织义民军,推举台南守将刘永福任军统,共同抗日。台湾军民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战斗。最后,义军大部分战死。台湾军民4个多月的抗战,给了日军以沉重打击,杀伤敌人3万多。在这以后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1898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廿七),维新派成立保国会。 1898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在北京由康有为等联合各省旅京维新志士成立了保国会。保国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议订了《保国会章程》30款。 主要内容:(1)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围,思维持振救,故创斯会而冀保全;(2)以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不丧失,保民族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3)讲求变法,研究外文,谋求经济实效,以助政府治国;(4)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公举总理、值理、常议员、备议员及董事主持会务。并详细订立了会议、会员则例。 曾先后3次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还大造变法图强的舆论。顽固派攻击说:它“保中国,不保大清”;又威胁”小心其首领”。 保国会活动月余后自行停顿。 1917年4月17日 (农历闰二月廿六),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人民群众最需要得到指导时,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并于1917年4月17日(俄为4月4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又称《四月提纲》)的报告,于4月20日刊载在《真理报》上。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指出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规定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政治方面,由国会制共和国进到苏维埃共和国,指明苏维埃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最适当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1934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初四),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声明。 ![]() 日本在山海关附近立的满洲国界碑 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天羽声明”: (1)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故日本应与各国不同,要完成它在东亚的特殊责任; (2)维护东亚和平及秩序,是日本单独之责任,无须他国干涉; (3)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就惟有加以排击; (4)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那么纵令其名目为财政或技术援助,日本亦不得不反对。 20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又发表补充声明,声称关于“满洲国,日本盼望他国能承认其公允与自由之行动”。并说“列强或国联运用其政策以凌夺中国”是扰乱东亚和平的行为。 1942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初三),在缅中国远征军被日军击溃。 ![]() 英印缅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合后退入印度 4月下旬,侵缅日军主力从正面压迫英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其第五十六师团用装甲车、汽车组成快速部队,采取闪击战术,插到远征军的侧背,夺取了远征军后方基地缅北重镇腊戍,切断了远征军的退路,远征军被分割击破之后,四路溃逃。第五军杜聿明部,退到缅北孙布拉蚌后,丢弃车马武器辎重,攀越悬崖绝壁,从人迹罕至的野人山大雪山,绕道到滇西的沪水和维西,退回大理;第六军甘丽初部则避开日军快速部队,放弃棠吉,由缅东景东退回滇西思茅普洱边区。孙立人的新编第三十八师和廖耀湘的新编第二十二师,则和英军退入印度。作为远征军总预备队,部署在腊戍附近的第六十六军张轸部,则沿滇缅公路大溃退,撤到滇西。、: 蒋介石对这支精锐远征军的指挥,除派了原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远征军司令长官,会同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全权指挥之外,又派遣了以军令部次长林蔚为首的参谋团协同指挥。但当日军突破远征军的正面抵抗线,并抄袭远征军侧背,进犯腊戍的时候,罗卓英便丢下部队,和史迪威一道逃往印度。参谋团长林蔚虽掌握远征军的野战部队,但不敢和日军对抗,闻风而逃。溃军途中乱成一团。 1961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初三),美国制造吉隆滩事件。 古巴人民歼灭人侵的美国雇佣军事件,因发生在古巴吉隆滩,故名。又称“猪湾事件”。 1959年巴蒂斯塔政府被推翻后,美国对古巴新政权采取敌视政策。 1961年1月,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 1961年4月17日凌晨,一支有1600多人的美国雇佣军(由古巴流亡分子组成)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飞机和军舰掩护下,在古巴拉斯维利亚省南部登陆,占领了长滩和吉隆滩,并继续向北推进。 4月18日,苏联政府谴责美国对古巴的武装干涉,并表示援助古巴。古巴军民提出“誓死保卫祖国”的口号,同人侵的美国雇佣军展开斗争。陆海空部队和民兵配合作战,迫使敌人龟缩到吉隆滩。 雇佣军的登陆艇被击毁,后路被切断,19日,被包围的美国雇佣军在青隆滩全军覆灭。 1998年4月17日 (农历三月廿一),我国科学家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最深。 ![]() 扎曲拐弯 1998年4月17日,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最深处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谷。从此,过去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3200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将退居次要地位。 这项重大成果是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日前一致推出的,并得到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教授的赞同和支持。据介绍,研究人员不辞艰险,曾多次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考察,对这里的地质、地貌、植被和水气通量等学科的研究深度,具有公认的权威地位。 为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大峡谷,这些研究人员以一比五万地形图和航测图为依据,在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和7234米的佳拉白垒峰的峡谷处作一标准剖面,然后又横跨大峡谷作两条比较性剖面。计算结果表明,切开喜马拉雅山脉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平均深度在5000米以上,最深的地方为5382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谷底最窄处仅为74米,一般宽在80至200米之间,全长为370公里。它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峡谷。在大峡谷中穿行绝大部分路段的杨逸畴研究员说,因个别地段江水汹涌异常,紧贴300多米高的岩石峭壁奔腾下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徒步贯通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研究人员进而指出,这条大峡谷的存在,等于为印度暖湿水气的北进提供了一个大通道,使人们通常认定的亚热带北限在这里又向北延伸约9个纬度。因此,大峡谷内热带雨林密布,到处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 瀑布 ![]() 纯似牛奶面山泉 ![]() 厥草 ![]() 造形奇异的剖面 ![]() 多雄拉山口108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