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理论,叫做健脾的正确顺序,纯属瞎扯 《金匮要略》里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是肝和脾要一起治,是整体观念,哪有什么先疏肝后健脾的说法? 再说说小柴胡汤,它治肝胆病,里面有柴胡、黄芩、半夏,还有生姜、甘草、人参、大枣。这是疏通和胃虚一起治的,哪分开了?用百合、茯苓、玫瑰这些食材,根本就不靠谱。 要是脾胃虚久了,湿气重,那肯定得先化水利湿,水去了,脾胃环境好了,才能健脾。 还有补肝肾的,肝血是脾胃运化来的,脾胃虚了,肝肾早晚得虚,脾胃好了,肝肾自己就补起来了,哪用得着你直接补? 我认为,刚开始得利湿,把气血津液的道路清通,健脾为辅。等湿气去得差不多了,再以健脾补气为主,顺带疏肝理气。除非气虚得爬不起来,才会先补脾气再去湿。但不管怎样,都得围绕脾胃来,主次要分明,抓重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