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屡战屡败却众星捧月!看草根刘备如何用三无资本征服三国顶级人才

 一国之君历史 2025-04-17

三国中完全靠白手起家并建立政权的,也只有刘备了。

刘备生活的那个年代,做官是要看道德与出身的,如果有一个好的出身,再做做秀,孝敬一下父母,起码就是个孝廉,很容易进入仕途。

刘备虽然是皇族后裔,但他的家里却很穷,以贩卖草鞋和织芦席为生,但是,不要以为刘备没有一点资源的,他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做过县令,他的父亲刘弘早早去世,但也被举为孝廉,并担任过小吏。

如果刘备的父亲不早逝,能够活下来的话,应该能达到刘备祖父的成就,当个县令。

自从刘备父亲早逝,刘备靠举孝进入仕途的路就断了,其实刘备的家族是有一定实力的,在当时能够被举为孝廉的人,其家族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刘备有自己进入仕途的办法,就是找商人拉赞助,然后招兵买马,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刘备因功被封为安喜校尉,从此之后,刘备就进入仕途,这是刘备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黄巾起义给了刘备这样的人一个机会。

刘备

刘备靠商人的资助拉起一支队伍,这是刘备创业的原始资本,虽然商人地位低下,但刘备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成功。

刘备起兵,他的家族几乎没有人支持,同宗刘元起也不过是赞助刘备读书而已,至于讨伐黄巾军,全靠刘备自己的能力。

后来汉灵帝又取消了因功封官的做法,导致刘备失去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但刘备没有放弃,跟随毌丘毅到丹杨募兵时,刘备再次因功被封官,担任下密县丞、高唐尉、高唐令等官职,后来高唐县被黄巾军攻下,刘备又丢了官。

刘备投靠公孙瓒后,因为屡立战功而被封为试守平原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派太史慈请刘备支援,刘备二话不说求援孔融,又立了功。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陶谦向公孙瓒求援,公孙瓒派刘备与田楷救援,陶谦去世后,举荐刘备代理徐州牧,刘备在徐州乡绅的支持下主政徐州。

刘备从一无所有到做到徐州牧,大多数时候是靠战功,只有打了胜仗才叫战功,败仗不可能是战功,这说明早年刘备打仗并非全是败仗

刘备关羽张飞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跟随校尉邹靖抗击黄巾军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相当于一个县的公安局长,官职也不小了。

《三国志 先主传》: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刘备与毌丘毅在下邳遇到贼兵,刘备力战有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

《三国志 先主传》: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刘备与公孙瓒虽然是同学兼同乡,但是刘备能在公孙瓒手下升官,靠的还是战功,而不是关系。

说刘备老打败仗其实是不对的,应该是有胜有负,只是败仗比较有名,比如说刘备被吕布偷袭了徐州,二次占据徐州后,又被曹操打得全军覆没。

尽管打了不少败仗,但并不妨碍刘备受到各路诸侯的尊重。

《三国志 先主传》: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刘备投靠曹操后,曹操上表朝廷任命刘备为左将军,对他更加礼遇,出门两人共坐同一辆车,坐在家里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

曹操还说天下英雄只有他曹操和刘备,对刘备是相当地看重。

《三国志 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

刘备投靠袁绍,袁绍派将领在路上迎接,并亲自到距离邺城二百里的地方跟刘备相见,这可是诸侯的礼节,袁绍可是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对刘备同样如此看中。

《三国志 先主传》: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

刘备投靠刘表后,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用上宾的礼节对待先主,这同样是以诸侯的礼节对待。

曹操认为刘备是英雄

一个屡战屡败的刘备,为什么被当时割据一方的势力当成诸侯来对待?

因为刘备是一个英雄,曹操说的没错,刘备不是普通人,虽然出身没落皇室,家族衰微,但刘备凭借个人能力成为一方诸侯,尽管屡打败仗,但刘备从来不认输,也永远不放弃,最关键的是刘备身边有着超一流的人才一直跟随他。

跟随刘备的人才首推关羽、张飞,还有赵云、简雍、孙乾、糜竺、糜芳,还包括后来的诸葛亮、庞统、魏延、马超、黄忠等人

这些人为什么要跟随刘备?

因为刘备所建立的是一个不论出身,只论才能的政权,也就是唯才是举。

都知道唯才是举是曹操发明的,但实际上真正这么做的人是刘备,东汉末年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势力最大的其实是士族集团,这些士族通过联姻、门客、收徒形成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

举个例子,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是联姻家族,杨修的母亲是袁术的妹妹,杨修称袁术为舅舅,曹操在掌控朝廷之后,就打压杨修的父亲杨彪,一度想杀了杨彪,但很多人反对,曹操没杀成,后来曹操依然没放过杨修。

当时入仕做官是要看出身的,加入某个割据势力同样是看出身,比如说曹操,手下全都是出身士族的人才,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钟繇、陈群、杜袭、戏志才,无一不是出身士家大族,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出身,都没有人推荐你。

刘备手下很多出身低微的人

曹操手下人才济济,几乎没有寒族,出身寒族的根本没机会得到重用,而且被这帮士族打压,所以尽管曹操想搞唯才是举,但实际任用并不大,也没有出身寒族的人投靠曹操。

但是刘备不一样,刘备手下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出身低下的,连寒族都算不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屌丝集团。

比如关羽,在家乡犯了事,逃亡在外,四处流浪,连个家都没有,社会最底层的人物。

张飞出身不详,但肯定不是士族。

赵云大概率是常山郡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出身不详,史书没记载。

糜竺、糜芳兄弟俩是商人出身,尽管他们很有钱,但商人在当时政治地位低下,还不如农民,曹操也曾拉拢兄弟俩,但他们始终跟随刘备,糜芳投降孙权则是意外事件。

很少有士族支持刘备

简雍是刘备的同乡,从小就认识刘备,大概率不是士族。

孙乾曾被名士郑玄推荐给州里,刘备担任徐州牧,征辟孙乾为从事,孙乾能被郑玄推荐,大概率是士族。

诸葛亮是寒族,也就是没落的士族,跟刘备有些类似,祖父和父亲都能进入仕途,但父亲都是早逝,家族开始没落。

从这些人的出身来看,在刘备未夺取荆州之前,跟随刘备的几乎都是出身低微的,要么是社会底层,要么是寒族,寒族也是被士族排挤的。

这群人也想有出路,也想出人头地,他们认为跟随刘备能够改变命运,事实上也做到了,刘备称帝后,这些跟随刘备的人社会地位都得到了提升。

刘备在当时的汉末是一个另类,不管曹操也好,孙权也罢,政权中的主力都是士族,只有刘备是个例外,是一群屌丝没地方去,聚在一起通过战争手段谋取出路。

刘备集团的成功,是一群屌丝逆袭的故事

虽然当时的社会是士族主层,但士族之外的人总想出人头地,这批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团取暖,刘备能够善待这批人,以礼相待,让这批人格外感动。

古人的等级是森严的,刘备作为主公,与关张这些的底层人物睡在一张床上,那是自降身份,是以礼相待,连刺客都被刘备感动。

刘备没有实力,因此没有士家大族支持他,他只能把这批出身不高的人聚集起来打天下,与其说刘备靠能力征服这些人才,不如说这些人才因为没有其他挤身上流社会的办法,因此只能聚在一起,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你也可以称他们为志同道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