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凤,倪国玉,李锦军,费琦,孟海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北京100050 通信作者: 孟海 E-mail:menghai@ccmu.edu.cn 引用格式 金凤,倪国玉,李锦军,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骶部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5,40(01):28-32. 摘 要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骶部疼痛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1-06—2022-12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22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根据术后第3天是否存在腰骶部疼痛分组,比较两组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腰骶部疼痛VAS评分。将术后第3天是否存在腰骶部疼痛作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史、术前腰骶筋膜损伤、椎体成形手术史、骨折椎体、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入路、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渗漏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24例手术顺利完成并获得至少1年随访,术后第3天37例出现腰骶部疼痛,发生率为16.5%。残留腰骶部疼痛患者大多为轻中度疼痛,进行消炎、镇痛、物理治疗、局部封闭、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疼痛逐步缓解。残留腰骶部疼痛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1.73±0.84)分,无腰骶部疼痛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1.63±0.62)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腰骶筋膜损伤、椎体成形手术史、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骶部疼痛的危险因素。 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骶部疼痛与术前腰骶筋膜损伤、椎体成形手术史、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临床医师需要对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保持高度警觉,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术后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腰骶部疼痛;影响因素 声 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