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好半熟稻”,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高产优质的基础。各地要把抓好水稻集中育秧作为推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要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大力推广轻简化、智慧化育秧方式,加强集中育供秧基地建设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培育,积极推行代育、代插、代管等全包式或半包式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机插秧比例。要强化育秧技术指导,大力开展现场观摩和专题培训,推进育秧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全面提升秧苗素质,夯实水稻丰产基础。 ![]() 一 明确壮秧标准 (一)毯苗壮秧标准 一般秧龄20天左右(旱育化控可延长至25天),叶龄3.0~4.0叶(杂交稻稀播,秧龄可延长至25~30天,叶龄4.0~5.0叶),苗高17~22cm,基部粗扁(苗基粗≥0.25cm)有弹性,单株白根数10条以上,生长整齐、苗挺叶绿、叶长鞘短,无黄叶、无病虫害,根系盘结牢固、提起不散。 (二)钵苗壮秧标准 一般秧龄25~30天,叶龄4.5~5.0叶,苗高15~20cm,单株绿叶数≥4.0,带蘖率常规稻30%左右、杂交稻50%左右,单株白根数13~16条,孔内根土成钵完整,成苗孔率常规稻≥95%(平均每孔3~5苗)、杂交稻≥90%(平均每孔2~3苗)。 ![]() ![]() 二 精细制作秧板 (一)备足秧池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运秧方便、灌排条件较好、相对集中连片的田块,按照秧池与大田面积比毯苗1 : 80~100、钵苗1 : 50~60备足,提前耕翻晒垡碎土,并适当培肥。提倡利用空闲水泥场、晒场、硬质路面等场地,按照硬地与大田面积比1 : 120备足,并配套喷灌设施作为秧池,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精做秧板 清理残茬、平整田面、制作秧板,要求板面达到“实”(沉实不陷脚)“平”(高低落差不超过2~3cm)“光”(无残茬杂物)“直”(沟边垂直)。畦宽据秧盘规格确定,毯苗9寸秧盘一般畦宽1.4~1.5m、钵苗秧盘畦宽1.6m,畦沟宽25cm、沟深20cm左右,四周沟宽30cm、沟深30cm以上,内外沟配套,能灌能排。积极推广应用苗床成型机制作秧板,一次作业成型,提高工作效率与秧床质量。 (三)制备底土 采用传统营养土作底土,可选择细、松、肥、无草籽的旱地土或稻田土,经过晾晒、碾碎、过筛(5目筛子,筛网孔径4mm),每亩大田备足75~100 kg细土(其中20 kg作盖籽土,不拌壮秧剂),播前7~10天均匀拌入专用壮秧剂堆置制成营养土;也可选择肥沃的稻田,于冬前或早春墒情适宜时用尿素和复合肥培肥,播种前适时集中堆闷制成营养土。采用水稻专用育秧基质或秸秆基质块、基质棉等新产品作底土,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 ![]() 三 提高播种质量 (一)做好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机插的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精选种子,播前晒种2~3天。选用当地植保部门推荐药剂,严格按照标签说明进行药剂浸种或拌种。一般常规粳稻室温浸种48~72小时、杂交稻24~36小时(以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种子呈半透明状态、剥去颖壳米粒手捻成粉末,没有硬心为标准)。常温催芽,待种子露白破胸(芽长不超过1mm)即可摊薄晾种,直至种谷内湿外干、不沾手,以便流水线机械匀播。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拌种机、一体式浸种催芽机、脱水机等进行水稻种子处理。 (二)适期精量播种 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具体根据栽插期和适宜秧龄,确定播种期。常规稻每亩大田适宜播量3.0~4.0 kg(毯苗秧盘2.5粒/cm2左右、钵苗秧盘每孔5~6粒),杂交稻1.0~1.5 kg(毯苗秧盘2.0粒/cm2左右、钵苗秧盘每孔3~4粒),根据品种千粒重计算每盘(毯苗秧盘有9寸、7寸等规格、钵苗秧盘每盘448钵孔)播量。采用育秧播种流水线或自走式播种机精量播种,毯苗秧盘内底土厚度控制在2.0~2.2cm(钵苗盘钵孔内营养底土厚度应稳定达到2/3孔深),调节喷水量至盘土充分饱和、土表无积水,调节出种量以达上述标准,毯苗秧盘盖籽素土控制在3.0~5.0mm(钵苗秧盘盖籽素土厚度不超过盘面,以不见芽谷为宜),若有露籽需人工补土覆盖。 (三)播后摆盘覆膜 流水线播种作业结束后,毯苗育秧采取叠盘暗化出苗(每叠20~25盘,顶部放一只有土、无种盘封顶,并用黑色农膜封盖盘堆),待80%芽苗露出盘面0.5~1.0cm时摆盘;钵苗育秧直接将塑盘沿秧盘长度方向并排对放于畦上(摆盘前畦面铺设网孔面积<0.5cm×0.5cm的细孔纱布以防止根系窜长至底部床土中),盘间紧密铺放,秧盘与畦面紧贴不能吊空(可在摆好的秧盘上放上木板用脚适度踩压)。摆盘后及时喷(灌)水、覆盖无纺布(或蛇皮袋),防止回芽烧芽。 ![]() ![]() 四 加强秧田期管理 (一)控水旱管 揭布(1叶1心期左右)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布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确保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4天,灌半沟水蹲苗,以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提倡采用微喷灌装置,精准管水旱育。 (二)适期施肥 育秧底土冬前培肥或使用专用壮秧剂培肥的,秧田期一般不需追肥;若底土未培肥,1叶1心期可每亩用尿素4.0~5.0 kg撒施或兑水浇施,追肥应在傍晚秧苗叶尖吐水、建立薄水层后进行。移栽前2~3天,每盘可撒施3g左右尿素,用作“送嫁肥”,撒肥后浇水或喷水。 (三)精准化控 1叶1心期每百张盘可使用15%多效唑3~5 g(杂交籼稻6~7 g)兑水喷雾,控制苗高、延长秧龄、增加秧苗茎基粗度、增强根系盘结力。 (四)防好病虫 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及时开展秧田期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好灰飞虱、稻蓟马、叶瘟、恶苗病等。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预防早期的纹枯病、稻瘟病与稻飞虱等。 ![]() ![]() ![]()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供稿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水稻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