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名人——王小林

 陈维津 2025-04-18 发布于山东

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可能把目标选在了南京大学,因为南京大学与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都是齐名的,都是闻名世界的高等学府。但您知道吗?在这所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五莲人,他就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他的名字叫王小林。

20029月,王小林考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后,坚定不移地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保持了各门功课全优。在此基础上,他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地迅速成长起来——

2006年大学毕业后,20069月—20116月,他又攻读并获得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学位,重点学习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

20099月—20113月,他成为 U.S. Geological Survey (Reston, VA)联培博士生,主要学习了实验地球化学。

20117月—20135月,他成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35月—201912月,他成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912月,他成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2310月,他开始上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他的研究方向——

实验地球化学。采用可视化、在线分析方法,研究地壳—上地幔(21 - 1000 C0.1 - 3 GPa)流体—熔体的热力学性质,进而为成岩、成矿研究提供基础实验制约;采用先进的熔融毛细硅管合成包裹体技术,建立地质流体(盐度、SB以及C-H-O-S-N体系挥发份)原位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石油地质学。采用流体包裹体分析、埋藏史恢复和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时限;深埋条件下烃类热化学损耗的机理和动力学;油气储层的成因及保存条件,侧重酸性流体作用下的次生溶蚀型储层发育机制。

成矿作用机制。元素在熔体和流体间的分配规律;热液流体中元素的迁移和沉淀机制。

他的教学课程——

本科大三专业选修课《油气资源概论》

矿床学研究生必修课程《流体作用与成矿》

大二暑期课程《区域地质测量》(安徽巢湖野外教学)

他获得了很多奖励——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青年教师教学成果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他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人才项目。

他主持完成的重点科研项目其中有——

青年基金项目流体中镁离子性状与行为及其对白云石形成的制约(Grant no. 41203045)

中石化研究院协作项目特高含水条件下CO2与岩石相互作用规律研究(Grant no. GSYKY-B09-33)

面上基金项目硫酸盐—水体系高温液—液不混溶作用的发生条件、机理及成矿意义 (Grant no. 415730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原创与交叉研究培育基金项目硫酸盐热还原反应的机理、动力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中石化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协作项目高压油气包裹体测温测压实验技术研究。

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热液流体实验地球化学 (Grant no. 41922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